摘要
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室里的革命”。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先生在他那册薄薄的论著中把它描述为“静悄悄的革命”,而且发人深省地指出:“它就绝非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效果。”这和我们预想的“暴风骤雨”式的革命无疑大相径庭。在步履匆匆的行程中,我们不妨静心叩问,求索之路漫漫而修远,一味赶路,是否会丢掉自己的灵魂?而“教室里的革命”核心在于“人”——在教室这块不大的园圃中耕耘的教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人”。教师的作用类似于乐队指挥或者剧组导演,后者用自己的灵魂激活乐队或者剧组,而教师要用自己的精魂激活学生的生命潜力。还有,时下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被炒得沸沸扬扬;与此同时,不少人却把教师的核心素养摆在一个无足轻重的位置,淡忘了它才是学生成长的基石。王栋生老师在《致青年教师》中说过一句话:“在学校工作中最可怕也是最常见的现象,是一个愚蠢的老师在辛勤地工作。”看着略显苛责,其实却是无可辩驳的事实。有时在课堂上我们看到一个老师伶牙俐齿、板书漂亮,但是学养单薄、学识浅薄,这种情况对学生的误导更为严重。在“互联网垣”时代,学生可能借助智能工具“无所不知”,但是一位缺少分量的老师对他们的成长仍然是灾难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