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鲁迅文学的“历史时间”变奏——《狂人日记》与《希望》论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即已表明"希望是在于将来"的"历史时间"观,到"人与时"后,更是一语道破:"将来好的,跟我前去。"可是,行进到《野草·希望》中时,"我"对时间的认知意识则将目光转向"过去",变为"希望"潜伏于"充实的过去"。此后便通过一系列"哀悼"散文,将"希望"的目光完全转向"记忆"中的"猛士"身上。从"狂人"喊出"救救孩子",经"夏瑜"式的虚构"身外的青春",到悼念在暗夜中英勇牺牲的"青年",鲁迅文学从未中止过对"身外青春"的探寻。但文本中的"人物"经常伴随着"死亡"情结或心理上的绝望,由此反激出一种死后之生或绝望中的抗争,最终完成了"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悲剧文学。
作者 霍士富 王晶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3-199,共7页 Gansu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科项目(16XWW003)的部分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共引文献3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