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情感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关注我们生存的喜怒哀乐,探讨心理上的细微差异。多以个人的,微观的角度展开叙述,充满了对于自我的探索,从而体现了对于自我认知的一种态度。私人情绪作陌生化的处理,表达出生存和生活里对人性关怀,对于存在感的普遍寻求。反映了中国当代青少年的成长处境与心态。探讨在泥塑艺术语言中"自我表现",建立在真实与超真实、现实与超现实、日常与超日常关系之上的艺术语言。从现实的视效中提炼抽象的快感,将记忆和现实标本化的过程。融入喧嚣生活之中又退到其后,然后以超现实的审美发现来展示自己对现实、历史和人自身的认知。不仅印证了学生对自身和周遭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更同时激发了观者的新视角。即人的思想、语言、行为都是雕塑。将艺术观念作为基础教学的一部分,使学生既能"做雕塑",又会"想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