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3D打印模型指导下治疗复发性阴道侵袭性血管1例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病例简介患者,女,46岁,因“阴道壁侵袭性血管黏液瘤二次切除后4年复发”于2017年7月17日收入院。2012年11月患者曾行阴道壁肿物切除术(阴道壁近阴道口处触及一约4cm×3cm大包块),病理回报:侵袭性血管黏液瘤。2013年6月复发并再次手术,术中见肿瘤约6cm×5cm大,质软,部分呈囊性,边界不清,最深处达骨盆,病理结果同前。2016年9月患者外阴酸胀不适,月经后阴道肿物较前增大,伴肛门不适感。2017年6月外阴肿物增至5cm×5cm大,超声探及盆腔、臀部及髂血管区巨大包块。入院查体:左臀部压痛,可触及直径约5cm质软肿物,界限不清,左侧阴道壁自穹窿至阴道口可触及多个囊实性肿物融合为一体,阴道内部分质地较软,膨出于阴道外部分质地较韧,活动差,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阴道窥诊:左侧阴道壁见肿物突出,直肠指诊:左侧直肠壁突出,可触及囊性肿物,约3cm×4cm大。MRI提示盆腔、阴道壁、臀部均有异常信号灶,考虑肿瘤(侵袭性血管黏液瘤?)复发可能性大。通过多排连续薄层螺旋CT获取盆腔病灶信息(DICOM数据),采用基于体素的重建方法,使用3D-DoCTor软件进行整合重建,获得病灶三维数据图像(图1),并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病灶模型提示:三处病灶,融为一体。经骨肿瘤科、普外科、血管外科等多学科联合会诊,拟通过腹腔镜、阴道、臀部三处入路分别行病灶切除术。2017年8月30日行腹腔镜联合阴式盆腔肿物切除术+臀部肿物切除术,于左侧髂总动脉水平打开后腹膜,见肿物囊性,透明样,肿物与膀胱及左侧髂内动脉、左侧子宫动脉关系密切,游离左侧输尿管,电凝并切断左侧髂内动脉。小心沿肿物边缘分离,肿物下方走行于左侧盆壁与膀胱之间,与盆壁及膀胱之间界限清楚,继续向下走行于左侧盆壁与阴道壁之间,底部下降至左侧大阴唇,底部组织色白,似血管走形,与周围组织边界欠清,超声刀锐性分离,边分离边牵拉至全部取出。再次检查臀部仍可触及肿物,打开左侧盆壁肌层表面筋膜,同时助手自臀部向盆腔方向挤压,于盆底肌肉间见一肿物,性质同前,同法处理该肿物。标本取出送病理,术后病理回报:盆腔会阴部及臀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切面灰白色,半透明,部分呈胶冻样,质软,可见散在出血,肿瘤大小分别为12cm×11cm×3cm,8cm×7cm×3cm。免疫组化结果:ER(+70%),PR(+70%),Ki-67(+<1%),CD34(血管+),S-100(-),SMA(+)(图2、3)。患者好转出院后随访1年至今,一般情况良好,未见肿瘤复发。
出处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78-879,共2页 Progress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基金 国家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子课题)(No:2016YFB1100805) 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课题(No:2012FC-TSYS-1019)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