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发展性课程评价及其应用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发展性课程评价是在总结、借鉴国外先进课程评价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评价理念,作为一种先进的评价模式,具有传统课程评价不具备的优势。在高校课程评价中引入发展性课程评价,不仅能解决当前高校课程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对高校的人才培养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
李吉桢
机构地区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8年第11期3-6,共4页
New Curriculum Research
基金
天津师范大学科研实践项目资助项目"天津师范大学本科课程评价方式分析与研究"(编号:YZ12600218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
课程评价
发展性评价
多元化
过程性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6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5
同被引文献
74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6
1
朱璋龙.
论人文关怀下的高职课程评价[J]
.辽宁教育研究,2007(11):74-77.
被引量:7
2
冯生尧.
课程评价含义辨析[J]
.课程.教材.教法,2007,27(12):3-8.
被引量:26
3
吴永军.
课程评价的社会学分析[J]
.教育评论,1995(5):25-27.
被引量:5
4
姜红,王艳珍.
高校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
.人力资源管理,2016(1):123-124.
被引量:7
5
和学新.
课程评价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17(3):26-29.
被引量:13
6
刘志军.
论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J]
.小学教学(语文版),2002(8):6-8.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36
1
张廷凯.
关于课程评价的几个问题──从评价看课程编制的科学化[J]
.课程.教材.教法,1996,16(3):17-21.
被引量:8
2
吴永军.
当前我国课程评价误区的社会学分析[J]
.课程.教材.教法,1995,15(8):21-23.
被引量:13
3
丁朝蓬,郭瑞芳.
20世纪课程评价理论的发展述评[J]
.课程.教材.教法,2005,25(4):11-17.
被引量:28
4
吴林.
高校课程评价观念更新与制度改革[J]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5,18(2):30-32.
被引量:8
5
王妙.
高职课程“评价体系”创新探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11):106-108.
被引量:42
6
刘志军.
课程评价的现状、问题与展望[J]
.课程.教材.教法,2007,27(1):3-12.
被引量:56
7
刘苹苹,孙万国.
高校课程评价的两难困境及超越路径研究[J]
.辽宁教育研究,2007(1):68-70.
被引量:12
8
段作章.
课程评价改革的困境与超越[J]
.教育科学,2007,23(2):27-31.
被引量:11
9
泰勒 施良方 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10
李雁冰,钟启泉.课程评价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M].2003.
共引文献
55
1
潘长亮,李金芳.
基于AHP的课程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
.轻工科技,2020,36(5):196-197.
被引量:1
2
蔡建辉.
浅谈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评价方法[J]
.当代体育科技,2011,1(2).
3
本刊编辑部.
2005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J]
.教育研究,2006,27(3):3-15.
被引量:14
4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题组,张广君,曹静.
课程评价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综述[J]
.天中学刊,2006,21(6):5-8.
被引量:8
5
王根顺,郝路军.
高等学校课程评价元评价探析[J]
.高等理科教育,2007(2):9-12.
被引量:6
6
董兴.
课程评价属性与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特征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8(11):23-24.
被引量:14
7
董兴.
国外课程评价理论发展趋势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8(32):32-34.
被引量:29
8
李彦峰,曾建国.
论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多元化”品质[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9(2):9-11.
被引量:3
9
赵明星,金俊美.
浅析澳大利亚TAFE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J]
.中国电力教育,2010(3):104-106.
被引量:4
10
朱丹.
CIPP评价模式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中的运用[J]
.基础教育研究,2010(1):18-19.
被引量:19
同被引文献
74
1
钮晓音,郭晓奎.
“新医科”背景下的医学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5):1-2.
被引量:126
2
刘志军.
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初探[J]
.课程.教材.教法,2004,24(8):19-23.
被引量:57
3
张我愚.
走出“分数至上”的阴影[J]
.内蒙古教育,2000(7):6-6.
被引量:1
4
廖萍.
高校课程评价综述[J]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10):83-85.
被引量:8
5
董建春.
论发展性课程评价制度建设[J]
.中国教育学刊,2008(4):52-55.
被引量:12
6
王惠.
发展性课程评价在高校课程评价中的运用[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3):81-83.
被引量:18
7
方勤华.
近年来我国课程评价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6):142-147.
被引量:23
8
丁素坚,吴红.
远程开放教育考核形式多样化改革的研究[J]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25-30.
被引量:5
9
孙万国,刘苹苹.
哲学视域中的发展性课程评价理念[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9(7):58-59.
被引量:5
10
孙万国.
高校课程评价理念困惑解析[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32(6):135-13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9
1
刘美辰,姬峰.
我国发展性课程评价研究:回溯与反思[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5):110-111.
被引量:1
2
刘晓青.
学习过程导向的风景园林课程评估机制创新[J]
.新课程研究,2020(24):35-36.
3
于雪,张跃伟.
新冠疫情下线上教学考核评价质量提升策略研究——以有机化学课程为例[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0,37(10):1-5.
被引量:14
4
康婷婷.
高校遥感课程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探析[J]
.江苏科技信息,2021,38(30):60-62.
被引量:3
5
袁嬿婷,张婕.
高校发展性课程评价研究20年综述[J]
.成才,2022(8):13-14.
6
陈金山,李振红,庄卫国,柏蓉,吴梦陵.
基于模糊数学原理的课程评价持续改进[J]
.中国冶金教育,2022(6):24-29.
7
龚圣杰,邓雅秋.
社群化学习视角下高校在线金课质量评价的转型思考[J]
.科技资讯,2023,21(11):188-191.
8
李姗姗,熊华晖,严华刚,张海霞,郭江贵,黄晓清.
留学生医用物理学课程评价体系重构与实施[J]
.医学教育管理,2023,9(4):503-508.
9
袁彩萍.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课程评价体系构建——以“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24(10):41-44.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李政,陈丽,陈钰.
多元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2,39(12):5-9.
被引量:4
2
吴平,史晋宜,韩丹丹,任红.
“新冠”疫情期间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染料化学》在线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1,38(2):18-20.
被引量:2
3
杨超.
艺术实践类课程线上教学策略研究[J]
.戏剧之家,2021(13):169-170.
被引量:1
4
张慧颖,孙洪亮,于海越,王凯.
“抽样定理”混合教学方法设计研究[J]
.软件,2021,42(3):75-78.
被引量:2
5
任旭,王鸿斌,黄进,曾丽,练露.
基于新工科背景环境工程专业“有机化学”“金课”建设的探究--以成都大学为例[J]
.科技与创新,2021(12):5-6.
被引量:3
6
王珊.
科研第二课堂助力《材料化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1,38(8):43-46.
被引量:3
7
苑莎.
高校线上教学的质量监控策略分析[J]
.科技视界,2021(28):48-50.
被引量:11
8
任春梅,李冬燕.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化工实践项目在线教学设计研究[J]
.云南化工,2021,48(12):170-172.
9
于涛,石文星.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2021(27):195-196.
10
朱慧,周晔,于阳,徐靖源.
基于不同教学平台构建线上课程考核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
.天津药学,2022,34(4):74-78.
被引量:1
1
王剑君.
试论发展性教育评价对中学语文考试改革的启示[J]
.好家长,2018,0(33):161-161.
被引量:1
2
周凌宇.
基于学生自我认知智能的课程评价问题研究[J]
.科教文汇,2018(6):129-130.
3
韩美荣.
高校专业课程评价的思考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8(19):132-133.
被引量:10
4
刘浩,盛正发.
高校课程评价中“形成性评价”探索[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7,34(4):111-115.
被引量:10
5
周洁如.
大数据背景下课程评价方法探析[J]
.天津电大学报,2018,22(2):10-13.
被引量:10
6
刘埕,俞赤卉,蔡景一.
高校课程评价元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8,38(3):380-383.
被引量:1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8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