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依据现代科学成果,并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论述的具体文本可知,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有三重根源,其一,来自人认识过程中的主观性,这一层意义上的"虚假性"是人极力想避免而又无法达到的。其二,观念层面的"虚假性"来自于人的理性,这一层意义上的"虚假性"来自人的主观构造。其三,政治层面的"虚假性"来自于统治的需求,这一层意义上的"虚假性"完全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家"故意编造出来的。马克思所说的意识形态的"虚假性",主要指后两种。总之,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既有主观上的故意,也源于客观上的认知局限,正是这种主观和客观的双重原因造就了意识形态的"虚假性"。这是我们在理解意识形态"虚假性"时必须认识到的。
作者
张奎志
张雪莲
ZHANG Kui-zhi;ZHANG Xue-lian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2-166,共5页
Study & Expl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