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年龄相关性干性黄斑变性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视网膜黄斑部是人眼视觉最敏感的部位,它位于视网膜血管颞上及颞下支之间的6mm范围的区域,是眼底的后极部(约为视野中央6°),是维护中央视力的最关键部位,一旦这里发生病变,往往对患者的中心视力造成严重影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与年龄相关致盲的眼病之一,主要表现为黄斑区的非感染性损伤,是西方发达国家中65岁以上老年人的主要致盲眼病之一[1]。在我国,由于愈发加重的人口老龄化及国人生活习惯的变化,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也日趋增多[2],中国不同地区的研究结果由于调查人群的年龄结构和生活环境等有较大差异,因此AMD的患病率约为4.8~15.5%[3-5]。社会经济因素的不平等导致了老年人群中AMD发病率的差异,其中老年人群中低文化程度可能是AMD的独立危险因素[6]。
出处 《江西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1349-1354,共6页 Jiangxi Medical Journa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6

二级参考文献183

共引文献148

同被引文献35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