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骨移植、骨融合等骨修复手术是骨科最常用的促进骨再生的手术方法之一,世界范围内每年进行超过200万例骨移植手术,是仅次于输血的第二大组织移植[1]。在所有的临床移植中,自体骨仍是金标准,其他骨来源包括同种异体骨、动物源性异体骨以及各种骨修复替代材料。自体骨的修复效果最好,但是来源有限,且会造成二次损伤;同种异体骨及动物源性异体骨修复效果较自体骨差,并有排异反应和传播疾病的风险;其他材料如陶瓷类、无机/高分子骨修复材料的修复效果也都无法达到临床满意。骨的组织工程学替代物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而其中核心的问题之一是支架材料。由于钛合金具有较低的弹性模量、较佳的耐腐蚀性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钛合金是目前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首选2]。
出处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222-225,共4页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基金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科研合作基金(编号:17JL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