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鲑科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防控措施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一、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VHS)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最初发现于丹麦叶古都村的虹鳟养殖场,是一种早就被人们熟知的虹鳟疾病。该病是20世纪初至80年代中期,以欧洲为中心流行的淡水鲑科鱼类传染病。随后,在北海、波罗的海以及白令海产的海水鱼类中也分离到了VHS病毒(VHSV)。到目前为止,VHSV的宿主已经超过了20多种鱼类。另外,由于海水鱼对VHSV多呈隐性感染而不显示出明显症状。因此,有人认为VHSV最初是来源于海水鱼类的。虽然有人提出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各国尚不存在VHSV感染情况。但是,最近在以濑户内海沿岸为中心的养殖牙鲆中,已经发生了这种疾病,而且在日本西部海沿岸的野生海水鱼体内也已经检测到了这种病毒。
出处 《科学养鱼》 2018年第12期88-88,共1页 Scientific Fish Farming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