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再生稻产量形成特点与关键调控技术的分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再生稻是湖南一带的特色稻作制度,在降低稻田污染、提高稻米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围绕腋芽发育遗传特点、再生节位与源库特性等角度分析了再生稻产量形成特点,并从适当提前播种时间、采取合理栽灌方式、定期施用促芽肥以及适当增加留桩高度等四个层面入手,探讨了提高再生稻产量的关键调控技术。
作者
曹志华
黄牛生
卜齐林
谢阶兵
机构地区
耒阳市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耒阳市农业局淝田乡农技站
耒阳市农业局大和圩乡农技站
耒阳市农业局仁义乡农技站
出处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1期181-181,194,共2页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 Equipments
关键词
再生稻
产量形成
调控技术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7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44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
1
徐富贤,熊洪,张林,朱永川,蒋鹏,郭晓艺,刘茂.
再生稻产量形成特点与关键调控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9):1702-1717.
被引量:145
二级参考文献
57
1
李义珍,黄育民,陈子聪,蔡亚港,黄海明.
再生稻丰产技术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1991,11(1):1-12.
被引量:35
2
郑景生,林文,卓传营,方宣钧,林文雄.
再生稻根干物质量及根系活力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4):106-109.
被引量:24
3
王家兴.
汕优63再生稻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1989(10):8-9.
被引量:3
4
张洪,陈国惠,刘仕琳,王贵学,任昌福,黄友钦.
四川省再生稻气候生态区划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5(6):483-488.
被引量:10
5
徐富贤,方文,熊洪,江世华,罗文质,张景国.
施氮与杂交中稻再生力关系研究[J]
.杂交水稻,1993,8(4):25-28.
被引量:26
6
徐富贤,洪松.
杂交中稻各叶位叶片对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形成作用的研究[J]
.作物研究,1993,7(2):22-26.
被引量:10
7
熊洪,方文.
再生稻腋芽萌发与产量形成的生态研究[J]
.生态学报,1994,14(2):161-167.
被引量:35
8
方文,罗文质,张景国,熊洪,江世华,徐世华.
四川再生稻的生态条件及区域适应性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1994,7(3):15-22.
被引量:21
9
徐富贤,熊洪,ZHU,Yong-chuan,朱永川,王贵雄.
杂交中稻源库比对籽粒充实的影响及其高产组合的源库特征[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2):265-271.
被引量:27
10
徐富贤,郑家奎,朱永川,熊洪,王贵雄.
杂交中稻再生力的鉴定方法[J]
.作物学报,2005,31(4):506-510.
被引量:28
共引文献
144
1
时祖胜,时怡陶.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趋向[J]
.基层农技推广,2023(3):58-60.
被引量:3
2
赵如飞,杨德生,刘思成,张作林,黄见良.
现代彩色稻稻田艺术景观制作及再生稻应用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S01):54-57.
被引量:2
3
周奥,何可佳,李晓刚.
湖南地区再生稻品种筛选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15):1-5.
被引量:49
4
罗昆.
湖北省再生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湖北农业科学,2016,55(12):3001-3002.
被引量:21
5
徐富贤,熊洪,张林,朱永川,刘茂,蒋鹏,郭晓艺,周兴兵.
南方稻区杂交中籼稻高产品种的库源结构及其优化调控规律研究进展[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6,24(10):1285-1299.
被引量:17
6
李拥军,黄修荣,王伟刚,王记安,高长清.
杂交中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2016,55(18):4634-4636.
被引量:2
7
张林,徐富贤,熊洪,蒋鹏,郭晓艺,周兴兵,朱永川,刘茂.
杂交中稻头季稻花期阴雨下产量与再生稻产量的关系[J]
.作物研究,2017,31(1):1-6.
被引量:2
8
吴玮,王俊,廖燕俸,陈峰,胡进锋,张建萍,陆永良,王长方.
闽中地区再生稻田杂草种类及其群落特征[J]
.福建农业学报,2016,31(12):1340-1344.
被引量:6
9
习敏,吴文革,汪靖桂,汪宏伟,陈刚,许有尊.
再生稻种植产量差形成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17,32(1):104-110.
被引量:17
10
刘德生,张宇飞.
再生稻理论和技术研究进展和展望[J]
.中国种业,2017(6):14-16.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3
1
古刚文,蒋代秀.
杂交中稻——再生稻栽培技术与实施要点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17,37(6):102-102.
被引量:5
2
匡家兰.
“中稻—再生稻—油菜”栽培模式技术要点及效益分析[J]
.中国农技推广,2019,35(4):38-39.
被引量:4
3
林生发.
清流县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21(2):16-1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幸平华.
再生稻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21(15):21-21.
被引量:1
2
周华林.
再生稻栽培技术及其推广对策[J]
.江西农业,2023(14):79-8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许光莲.
再生稻栽培技术及其推广探讨[J]
.农村实用技术,2023(3):94-96.
被引量:1
1
吕丽华,王学清,黄冀楠,张经廷,董志强,贾秀领.
不同灌溉集成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特点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18,33(6):219-226.
被引量:4
2
王欣,李宗平,杨丽萍,闫铁军.
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烟草种子生产上的应用[J]
.江西农业学报,2018,30(11):45-51.
被引量:3
3
徐思忠.
氮肥施肥比例对再生稻的影响[J]
.基层农技推广,2018(9):28-30.
被引量:2
4
霍光华.
苜蓿草高产技术要点[J]
.吉林农业,2019(4):68-68.
5
周建平,毛维成.
淮麦40小麦高产规律及配套栽培技术[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18,35(6):21-24.
被引量:4
6
余韩开宗,丁凡,邹雪,陈年伟,刘丽芳,余金龙.
绵阳地区不同播期对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
.四川农业科技,2019(1):17-18.
被引量:2
7
潘惠琴.
松林镇脱毒马铃薯的春季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19,36(1):74-75.
8
刘有军,刘世增,康才周,满多清.
两种云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J]
.生态学报,2019,39(2):611-619.
被引量:21
9
马丹丹.
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模式[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187-187.
被引量:6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