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春秋战国时期,荀子与韩非子都从维持政治秩序,治理社会治乱的角度强调了君主以及礼法的重要作用,两者在对人性趋利避害以及自觉向善的层面上有着共同的认识,对于圣人虚静体道以及制定规则的礼法起源的推测上有很多相似点,不同的是最终荀子提倡的是一种理想的圣主政治,虽然也强调法后王,但是仍然对后王的品德抱有极高的要求,这是因为荀子理论体系里面始终认为,礼的最终目的是使人性向善,而礼的内涵和意蕴只有被人理解才能够传承和发挥作用,因此只要有能够理解礼的内涵的智慧德行都很完美的君主,民众就会自然而然向善,国家也会得到治理。而韩非子虽然也强调先前有圣人能够不被智慧拖累,不被私心蒙蔽,体悟道理制定出了客观独立的法,但是他更加看重的是法的赏罚作用,从而可以规范人的行为,而不是改善人性,从而富国强兵,而后来的君主,并不需要极高的道德和智慧,只需要抱法处势,就可以坐稳王位,因此走向了更为实际的中主政治.
出处
《丝路视野》
2018年第31期68-69,共2页
The Silk Road 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