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珠江三角洲咸水歌审美形式的保护和创新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珠江三角洲水上人家的民歌——咸水歌,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种类和审美形式。一千多年来,文人学者不断地记载和研究珠江三角洲咸水歌,尤其到了21纪初,珠江三角洲咸水歌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江三角洲地方政府和团体采取多种措施,开展保护与创新工作。在考察珠江三角洲咸水歌的研究历史的前提下,探讨珠江三角洲咸水歌审美形式的元素构成,为保护和创新发展咸水歌提供有效路径。要完整地把握原生态咸水歌的审美形态,重视对原生态咸水歌审美形式的传承、保护和振兴。同时,也要借用原生态咸水歌审美形式的构成元素,改编和创造体现新时代特征的新创咸水歌。
作者 徐文泽
机构地区 广东开放大学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9年第2期94-98,共5页 Aesthetics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职院校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社区美育"(GD14XZW16)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6

  • 1林维迪.漫话咸水歌[J].羊城古今,1997,(2):50.
  • 2欧阳子.广州历代竹枝词(选刊之一)[J].羊城古今,1985,(5):23.
  • 3[7]普列哈诺夫.论艺术[M].(出版地不详)三联书店.1964.
  • 4[8]广州市文艺创作室编印.广州地区民歌一百四十首[M].1981.
  • 5[10]转引自邓端本.岭南掌故[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7.
  • 6[11]中山市文化局.中山文化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共引文献8

同被引文献4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