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中国大革命,不能忽略俄国革命模式的影响。"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成为被国内外反动势力封锁的"红色孤岛"。列宁原本期待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总爆发来缓解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压力,无奈期望破灭,俄国革命模式欧洲遭冷遇。与此同时,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联共(布)和共产国际从"亚洲的觉醒"中看到了新的曙光,于是把视线从"西欧"转移到"东方"。俄国革命模式走向中国的理论准备同共产国际两次会议密切相关。共产国际"二大"出台了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的总理论原则,共产国际"四大"则形成了其具体策略。为落实上述理论设想,在帮助中国建立共产主义政党之余,苏俄在中国积极寻求盟友,从欲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孙中山,到"中国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领袖"吴佩孚,再到"社会主义将军"陈炯明等等,经过认真的观察、试探和比较,孙中山的国民党最终被确定为重点合作及支持对象。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1期176-183,共8页
NingXia Soci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