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传统史学中,虽然一些学者强调地图对史书的重要性,但不少学者并不重视,大部分的史著中也很少插入地图。与一般认知不同的是,清末民初绝大部分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亦不插入地图,这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没有普遍认可的规范地图;第二,日本史学的影响;第三,继承了传统的余绪。随着近代地理学对史学影响的日益增大,进入20世纪10年代中期以后,已经很难找到不插入地图的历史教科书。但一些学人如吕思勉仍反对在教科书中插入地图。不过,不论从观念还是实践上,“图史合一”在当时已成为基本规范,因此,吕思勉等人遭受诸多批评,并不得不做出相应的调整。从总的趋势来看,清末民国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对地图的运用经历了从“图不入史”到“图史合一”的转变。这影响了今天的历史编纂。
出处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CSSCI
2018年第2期83-95,共13页
Journal of Historical Theory and Historiography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近代中国学术转型中史学与地理学关系的发展与互动研究”(17YJC770039)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