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5.01%,城市为42.61%[1]。由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今后10年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及死亡人数仍将快速增长。根据《2016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尽管临床上采取积极的药物及冠状动脉介入等干预治疗策略,我国城乡居民冠心病死亡率总体仍呈上升态势。现在普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易损斑块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致死原因[3]。易损斑块是指所有具有破裂倾向、易于发生血栓或进展迅速的危险斑块。超过70%的急性心血管事件是由斑块破裂和继发血栓形成所致[4]。因此,深入研究易损斑块分子机制,开发早期识别易损斑块的方法,指导临床进行有效防治AS,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成为当前临床心血管疾病防治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之一。
出处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74-177,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671746
81871402
81827806)
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2016T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