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张锡勤对中国传统“义利观”近代转型的阐释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义利观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大问题之一,以儒家的先义后利、以义制利为核心内容。中国近代是义利观的转型时期,也是义利观发展的关键时期。张锡勤先生把传统义利观在近代的转型概括为四个阶段:鸦片战争前、洋务运动时期、戊戌维新时期和辛亥革命时期。鸦片战争前,魏源等对传统义利观进行了修正,提倡求利的合理性。鸦片战争后,传统义利观遭到更猛烈的冲击,思想家们大力提倡求乐免苦与合理利己主义,认为人类的行为、追求都是以为我、利己为核心的,离却利己便无法说明人类生活的一切。但他们并没有鼓吹极端的利己主义,而是希望人们从自身长远的、根本的利益出发,把个人利益与社会群体利益结合起来。近代思想家反对分义利为二途,提出了"两利为真利",这是一种合理的、开明的利己主义。张锡勤先生认为,传统义利观在近代的转型符合历史前进的脉搏,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近代思想家们在中国道德转变中所展现出的爱国情怀具有进步意义,对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张锡勤先生关于传统义利观在近代转型的论述,有助于我们把握义利观的发展历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构建符合时代精神的正确义利观。
作者 王男
出处 《知与行》 2019年第2期83-86,共4页 Cognition and Practice
基金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论龙江的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16ZXA01)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