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一优两高”视域下青海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青海省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开发生态资源的前提下提升青海省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加强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的路径:一是弘扬生态文化,培育生态意识;二是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三是做好生态移民的保障工作;四是建设有效的生态保障体质。
作者
张艳
机构地区
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9年第1期35-37,共3页
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关键词
一优两高
生态文明
建设
分类号
X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4
1
汪丽萍,王鹏.
青海省基层地区构建生态法治文化体系的路径探析[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35(7):90-93.
被引量:3
2
苏海红,王成龙,李婧梅.
推动青海绿色崛起走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之路研究[J]
.青海社会科学,2017(2):27-33.
被引量:9
3
张利涛,杨晓琳.
社会治理视域下青海生态环境治理的路径选择[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5):87-91.
被引量:4
4
汪丽萍,王鹏.
青海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8(4):20-22.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梁红.
关于建立健全生态补偿的相关政策建议[J]
.青海统计,2008(7):9-12.
被引量:5
2
周鑫.
环保民间组织——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力军[J]
.环境教育,2010(6):30-31.
被引量:7
3
吕少宁,文军,康悦.
黄河源区玛曲草原草场退化原因调查分析[J]
.生态经济,2011,27(2):166-170.
被引量:17
4
安秀伟.
合作与互补:我国民间环保组织与政府关系的分析[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3(3):35-37.
被引量:3
5
黄春蕾.
我国生态环境合作治理路径探析——三江源措池村“协议保护”的经验与启示[J]
.地方财政研究,2011(10):54-60.
被引量:8
6
马洪波.
青海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的优势与途径[J]
.党的生活(青海),2013(6):14-15.
被引量:1
7
李惠梅,张安录,王珊,张雄,杨海镇,卓玛措.
三江源牧户参与草地生态保护的意愿[J]
.生态学报,2013,33(18):5943-5951.
被引量:20
8
苏海红,马生林.
加快青海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的实现路径及对策建议[J]
.青海社会科学,2013(6):12-17.
被引量:4
9
姚霖.
生态文明建设不应忽视对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采撷[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6):78-82.
被引量:9
10
刘长松.
“十三五”规划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路——兼评《中国的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J]
.鄱阳湖学刊,2015(6):21-27.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13
1
马洪波,曹佳俊.
青海打造青藏高原绿色发展新高地的实践探索与对策建议[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1(6):105-111.
2
张世定.
制度视域下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治理研究述论[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1(6):90-98.
3
罗永红,尚麻.
柴达木绿色发展经济体系研究[J]
.柴达木开发研究,2018(1):23-28.
4
张梦尧,冯雪红.
2006—2017年藏族生态移民研究状况与展望[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8,39(9):93-100.
被引量:1
5
苏海红.
重要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建构——以青海生态功能区为例[J]
.青海社会科学,2018,0(5):64-71.
被引量:6
6
胡延龙.
我国藏区社会治理研究评述[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20(3):94-99.
7
王腾茜,张双喜.
青海省生态法治建设格局动态变化及发展新思路[J]
.柴达木开发研究,2019(6):18-21.
8
彭凯.
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法问题研究——以《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为例[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0(5):104-109.
被引量:2
9
孔琳,苏世伟(指导).
青海省旅游业碳足迹与碳承载力的动态研究[J]
.中国林业经济,2022(1):113-117.
被引量:3
10
秦志娇,徐婷婷,郑锐滨,夏承博.
近十年我国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研究进展[J]
.环境生态学,2022,4(5):39-4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2
1
方创琳,鲍超.
黑河流域水-生态-经济发展耦合模型及应用[J]
.地理学报,2004,59(5):781-790.
被引量:87
2
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
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2005,20(1):105-112.
被引量:777
3
孟昭元,张维东.
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良性互动[J]
.理论视野,2000(4):18-20.
被引量:2
4
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
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J]
.地理学报,2005,60(2):237-247.
被引量:560
5
张丽君,刘佳骏.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资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1):61-67.
被引量:23
6
胡鞍钢.
青海省情与青海发展[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2):1-12.
被引量:5
7
王美霞,任志远,王永明,王海岗.
宝鸡市经济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分析[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4(3):512-516.
被引量:15
8
廖重斌.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
.热带地理,1999,19(2):171-177.
被引量:1767
9
王晓红,张宝生.
知识流动视角下的组织制度与组织环境耦合度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2011,30(6):89-93.
被引量:6
10
李创新,马耀峰,张颖,魏颖.
1993~2008年区域入境旅游流优势度时空动态演进模式——基于改进熵值法的实证研究[J]
.地理研究,2012,31(2):257-268.
被引量:89
引证文献
2
1
谢卫军,王世雄.
青藏高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以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为例[J]
.高原科学研究,2020,4(3):36-45.
被引量:1
2
蒋焕洲,刘娇.
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7(1):104-11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蒋焕洲,刘娇.
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7(1):104-111.
被引量:1
2
傅楷翔,贾国栋,余新晓,王旭.
基于改进遥感生态指数的青藏公路那(曲)安(多)段生态环境评估及驱动机制分析[J]
.环境科学,2024,45(3):1586-1597.
被引量:4
1
赵志慧,李永福.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青海生态建设实践[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8(4):11-15.
被引量:1
2
高尔维.
正是高原筑梦时——青海生态环境建设感受随笔[J]
.中国人民防空,2019,0(1):74-75.
3
谭复杰,李琼.
培育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化——湖北省宜昌市第六中学生态文明教育纪实[J]
.环境教育,2018(11):117-117.
4
戴玲玲.
舞钢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现状及对策研究[J]
.新农村(黑龙江),2018,0(23):174-174.
5
石琦红.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和谐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J]
.考试周刊,2017,0(15):99-99.
6
蔡生娥.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下农业生产布局中青海生态产业发展路径探究[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33(1):78-79.
被引量:2
7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生态气象保障服务示范省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J]
.青海政报,2018(15):38-39.
8
崔雅丽.
凝心聚力建设国家公园省 为美丽中国增色添彩[J]
.党的生活(青海),2019,0(2):10-11.
9
赵娜.
如何做好生态旅游这篇“新文章”[J]
.人民论坛,2018(35):74-75.
被引量:2
10
汪明道,唐太明.
全面开展绿色勘查开发工作 助力新时代青海生态文明建设[J]
.青海国土经略,2018(5):26-28.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