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焦炭高温强度指标的提出及应用
被引量:
5
Setup and Applic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Strength Index of Cok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基于高温区内焦炭因灰分中SiO_2发生直接还原而破损的机理,提出焦炭1500℃高温强度指标的检测和评价新方法。工业试验研究表明:①不同的焦炭高温强度存在明显差异;②在其他质量指标达标的情况下,焦炭高温强度越高,越有利于改善高炉运行状态、降低高炉燃料消耗;③焦炭1500℃高温强度指标,对高炉生产实际具有指导意义,建议作为焦炭质量评价体系的补充和完善。
作者
李洋
覃开伟
王中华
机构地区
河钢集团宣钢公司
出处
《炼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8-61,共4页
Ironmaking
关键词
高炉
焦炭
机械强度
反应后强度
高温强度
检测方法
分类号
TF526.1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方觉,王杏娟,龚瑞娟,任荣霞.
高炉块状带焦炭强度模拟研究[J]
.钢铁研究学报,2007,19(1):12-15.
被引量:11
2
王小寅.
从硅的还原机理谈梅山高炉铸造铁的冶炼[J]
.炼铁,1990(3):18-23.
被引量:2
3
邓守强,车传仁.
硅石焦中硅的还原及结构强度研究[J]
.炼铁,1990,9(4):19-21.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8
1
李家新,糜克勤.
大喷煤量高炉内骨架焦炭的劣化问题[J]
.应用科学学报,1997,15(1):89-95.
被引量:7
2
严定鎏,齐渊洪,许海川,赫冀成.
料床充填结构对高炉内气体流动的影响[J]
.钢铁研究学报,1998,10(6):1-5.
被引量:2
3
康西栋,王祖朝,潘银苗,王凌志.
焦炭结构构造对焦炭强度的影响[J]
.现代地质,1999,13(3):355-358.
被引量:10
4
周师庸,徐君,赵忠夫,白瑞成,周淑仪,徐万仁,吴信慈,李荣壬.
高炉高喷煤水平下对回旋区内残炭的研究[J]
.钢铁,2000,35(12):9-12.
被引量:11
5
徐君,赵俊国,吴信慈.
富氧喷煤在大高炉中焦炭粒度和强度的变化[J]
.燃料与化工,2001,32(3):120-123.
被引量:3
6
陈启厚,杨俊和.
焦炭抗拉强度与气孔结构间关系初探[J]
.燃料与化工,2002,33(2):68-70.
被引量:11
7
徐万仁,吴信慈,钱晖,林金嘉.
高喷煤比操作对焦炭劣化的影响[J]
.宝钢技术,2002(5):13-16.
被引量:5
8
曹进,张群,吴信慈.
宝钢焦炭在高炉内粒度降解[J]
.宝钢技术,2003(1):39-43.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11
1
丁荔.
影响包钢高炉入炉焦炭强度原因浅析[J]
.冶金标准化与质量,2009,47(1):27-28.
2
王杏娟,董国强,刘然,方觉,李红.
唐钢焦炭反应后高温抗压强度[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3):81-85.
被引量:1
3
辛红艳,方觉,高艳甲,范兰涛.
焦炭抗压强度简便检验方法研究[J]
.冶金能源,2011,30(6):54-58.
被引量:1
4
李金龙,方觉,张波,辛红艳.
焦炭混合入炉研究[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5(3):31-35.
5
吕青青,杜屏,周俊兰.
高炉块状带焦炭劣化机理[J]
.钢铁,2016,51(1):13-18.
被引量:26
6
湛文龙,孙崇,余盈昌,庞清海,张军红,何志军.
高炉焦炭石墨化过程中的微观组织和冶金性能演变[J]
.工程科学学报,2018,40(6):690-696.
被引量:10
7
孙崇,何志军,湛文龙,王煜,朱浩斌,张丰皓,张军红,庞清海.
二次加热过程对焦炭结构及气化反应的影响[J]
.冶金能源,2019,38(2):24-27.
被引量:7
8
刘颖义.
提高焦炭1500℃高温热强度[J]
.化工管理,2019(23):86-87.
9
Hao-bin Zhu,Wen-long Zhan,Zhi-jun He,Ying-chang Yu,Qing-hai Pang,Jun-hong Zhang.
Pore structure evolution during the coke graphitization process in a blast furna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2020,27(9):1226-1233.
被引量:8
10
胡中杰,吴胜利,曹银平,王臣,周恒.
高炉炉缸区焦炭石墨化过程中多尺度孔隙结构的变化规律[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52(2):331-338.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38
1
李应海,刘爽.
冶金焦气孔率和气孔结构与热性能关系的研究[J]
.煤化工,2009,37(2):31-34.
被引量:13
2
陈居诚.
焦炭灰分及其控制[J]
.江西冶金,1994,14(4):20-22.
被引量:2
3
胡源申.
影响焦炭高温性能的主要因素[J]
.炼铁,1994,13(6):33-37.
被引量:7
4
马庆元,余琨.
高炉用焦炭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6(2):111-114.
被引量:4
5
杨佳龙,陆隆文,彭玉.
焦炭质量与大型高炉的稳定顺行[J]
.炼铁,2011,30(1):24-26.
被引量:5
6
吴胜利,庹必阳,张丽华,郭亮,武建龙,周宇.
焦炭反应性对高炉块状带含铁炉料还原的影响[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3,35(3):282-287.
被引量:20
7
赵新民.
冷却板冷却的高炉热负荷波动因素分析[J]
.山西冶金,2013,36(5):23-25.
被引量:2
8
高冰,张建良,左海滨,孔德文,祁成林.
2000m^3高炉焦炭质量评价[J]
.钢铁,2014,49(2):9-14.
被引量:15
9
郭艳玲,胡俊鸽,周文涛,赵小燕,王旭,黄明明.
焦炭质量对高炉炼铁的影响[J]
.上海金属,2014,36(3):51-55.
被引量:22
10
李昊堃,郭汉杰,梁建华.
太钢球团矿比例增加后对高炉压差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炼铁,2014,33(3):20-24.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5
1
路鹏,吕志敏,王根,褚润林,闫军,苏爱民.
宣钢1~#高炉减少冷却壁破损生产实践[J]
.江西冶金,2020,40(1):27-30.
2
卢光辉,黄小波,王文生,邓涛,刘晓明.
大中型高炉用冶金焦常规质量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
.河北冶金,2021(1):16-21.
被引量:2
3
韩风国.
提高焦炭1500℃高温强度生产实践[J]
.四川冶金,2021,43(5):50-51.
4
吕叶飞,韩嘉伟,张帅宇,郭瑞,孙章.
矿焦耦合反应中焦炭显微气孔结构的演变[J]
.炼铁,2024,43(4):58-62.
5
袁雪涛,陈永星,张福忠.
焦炭质量变化对唐钢新区高球比治炼高炉的影响[J]
.炼铁,2024,43(5):28-3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曾敏学,喻冰鹤.
2500m^(3)高炉冶炼过程中锌负荷控制生产实践[J]
.世界有色金属,2022,47(1):6-8.
被引量:1
2
张鑫,郭瑞,冯亚威.
低阶煤制备高炉焦炭的研究进展[J]
.河北冶金,2022(10):15-20.
被引量:4
1
顾凯,吴胜利,寇明银.
焦炭热态性能对高炉产质量影响的统计解析[J]
.钢铁,2019,54(2):20-25.
被引量:15
2
王海洋,张建良,钟建波,郭科,王广伟.
钾蒸气对顶装焦与捣固焦劣化的影响[J]
.中国冶金,2018,28(12):12-14.
被引量:4
3
王宏涛,储满生,鲍继伟,韩冬,曹来更,赵伟.
碳铁复合低碳炼铁炉料制备与应用研究[J]
.钢铁研究学报,2019,31(2):103-111.
被引量:11
4
彭程,范建峰.
转底炉处理赤泥工艺技术[J]
.中国冶金,2019,29(3):53-56.
被引量:14
5
李良,周丽,胡元金,凌鹏,陈家宇.
高含钒TiCl_4脂肪酸精制除钒工艺研究[J]
.钢铁钒钛,2019,40(1):29-32.
6
攀钢研究院钛渣间歇酸解技术取得重大进展[J]
.钢铁钒钛,2019,40(1):12-12.
被引量:1
7
邓康,任忠呜,程镇康,雷作胜,李伟轩,钱俏郦.
铜薄板坯水平连铸电磁搅拌及生产试验[J]
.铜加工,2019,0(1):26-32.
8
董营,杜林秀,胡军,齐祥羽,张彬,韩东序.
钛微合金中锰钢强韧化机制研究[J]
.钢铁研究学报,2019,31(2):190-195.
被引量:7
炼铁
201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