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英国导演肯·罗奇自而立之年以《可怜的母牛》(1967)登上影坛,直到耄耋之年依然以《我是布莱克》(2016)一举夺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罗奇在延续创作生涯的同时,也证明了自己对现实主义路线的坚守。罗奇从未因为外界的批评而更改、削弱自己作品的政治性。这种从一而终的坚持成就了罗奇在国际影坛"电影斗士"的地位,使其名字成为与好莱坞电影霸权相抗衡者的代名词,也使得罗奇电影具有置于作者论视域下观照的意义。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4-76,共3页
Movie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