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时期高校美育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章所探讨的重点在于建立新时期高校美育发展的新模式,解决高校美育教育定位偏离、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融合不充分等问题,建立适合高校青年学子群体共性与个体特性,满足中国特色现代高校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以"大美育"理念为引领,以中华美学精神为主线,通过整合多方美育资源、搭建多层次的美育平台,完善美育课程建设,打造高校美育体系,为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建设高水平大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
吴威
机构地区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大观(论坛)》
2019年第3期198-199,共2页
关键词
新时期
高校美育
发展模式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2
1
陆心远,李莉.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美育与博物馆教育的合作模式[J]
.现代装饰(理论),2016(11):268-269.
被引量:1
2
吴爱邦.
中华美学精神视域下高校美育问题及其策略研究——以广东高校为例[J]
.文化软实力研究,2018,3(1):37-44.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8
1
李国华.
寻找“失落”的美学课堂——谈我国目前普通高校美学教学的困境及出路[J]
.现代教育论丛,2013(4):29-33.
被引量:1
2
席格.
当代美学转型与美育的理论困境——兼论美学与美育的关系[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4(2):96-100.
被引量:11
3
曾繁仁.
关于美育与文化传承创新的思考[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2(1):81-83.
被引量:14
4
习近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J]
.电影艺术,2014(6):5-7.
被引量:31
5
严昭柱.
中华美学精神光芒万丈[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2):4-8.
被引量:2
6
刘成纪.
中华美学精神在中国文化中的位置[J]
.文学评论,2016(3):13-18.
被引量:22
7
陈士部.
论中国古典艺术的艺道互生场域[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5):50-53.
被引量:1
8
杜卫,冯学勤.
中国美育话语体系的历史渊源、现代传统与发展展望[J]
.中国文学批评,2016(4):5-18.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6
1
康艳.
高校美育工作的实施途径研究[J]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8,31(6):80-82.
被引量:3
2
汤旭梅,李芳芳.
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美育教育的创新与实践——以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为例[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8,32(4):15-20.
被引量:6
3
刘晓琳.
关于“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思考[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13):101-102.
4
王芹.
中华美育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0,22(5):122-126.
被引量:1
5
韩鹏.
多文化共生视域下“设计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2020,38(6):58-61.
被引量:1
6
潘鸿飞.
中华美学精神研究述评[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1(4):69-72.
同被引文献
7
1
徐子勇.
成人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J]
.继续教育研究,2006(4):27-30.
被引量:3
2
赵卫华.
对构建高校审美教育新体系的思考与探索[J]
.教育探索,2009(11):119-120.
被引量:3
3
董玲.
高校美育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18(13):132-133.
被引量:13
4
陈昌春.
基于“立德树人”的学校德育与美育融合途径探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9(1):66-67.
被引量:10
5
李晓非.
美育与德育的相互融合[J]
.中国民族博览,2019,0(9):26-27.
被引量:3
6
陈琛.
新时代高校德育与美育融合途径探究[J]
.现代交际,2019,0(22):159-159.
被引量:7
7
周妤.
应用技术型高校美育与德育协同育人实践探索——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J]
.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2019,2(8):129-13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邵建华,蔡芳.
新时代成人高校学生德育、美育教育的困境及有效途径研究[J]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21(2):21-27.
被引量:1
2
夏静.
高职院校美育与德育融合的实现路径设计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22,43(18):223-22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李华雨.
成人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党建价值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38(12):10-12.
2
刘立新,李雪雪.
基于全人教育理念的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实效性提升研究[J]
.大学(研究与管理),2024(3):144-147.
被引量:1
3
夏坤.
广告设计“一体两翼”课程思政模式构建实践[J]
.现代商贸工业,2024,45(8):215-217.
被引量:1
1
吉也.
融合视阈下的当代高校美育建设研究[J]
.新校园(阅读版),2018(6):9-10.
2
任洪丽.
自贸区背景下传统艺术在高校美育教学改革中的文创实践研究[J]
.艺术科技,2018,31(12):89-89.
被引量:1
3
姜巍.
高校美育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研究[J]
.艺术科技,2018,31(5):255-255.
被引量:2
4
李明昱.
新媒时代下提升高校学生美育素养的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37-39.
被引量:6
5
张力平.
科技为体育添光彩[J]
.上海信息化,2019,0(3):76-77.
6
刘英侠.
城商行创新能力亟待转型发展的思考[J]
.现代国企研究,2018(16):90-90.
7
陈慕杰.
探索与实践:构建美育特色,促进高师内涵发展[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5):155-158.
被引量:1
8
苏敬文.
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语文美育平台[J]
.吉林教育,2017,0(33):65-65.
9
王晓燕.
创新引入博物馆资源的美术课程及其相关研究[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8(2):69-69.
10
郑琳喆.
加强高校《舞蹈鉴赏》课程中古典舞的文化教育功能[J]
.艺海,2018(5):53-54.
大观(论坛)
201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