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Research Progress of Pulmonary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早在 1954 年,Umiker 和 Iverson 开始用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IPT)一词描述临床和影像学特征酷似恶性肿瘤的一些病变,但至今对其研究报道较少.将其归为失控的炎性反应过程还是一种真性肿瘤仍未达成共识[1].IPT可在人体多种脏器和部位发病,如肝、脾、结肠、肠系膜、胸腺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均有报道,最常见于肺和眼眶.目前仍不清楚炎性假瘤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其临床转归既可以是自发性消退,也可恶化为肉瘤[2].由于 IPT 的异质性,病灶含有多种炎症细胞和间叶细胞如浆细胞、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常常与浆细胞肉芽肿、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黄瘤或组织细胞瘤等混淆甚至通用,导致很多医学组织不能对其准确描述和定义,仅将其简单分为非瘤性和瘤性[ 3].
作者 王思思 童淑玲 Wang Sisi;Tong Shuling
机构地区 解放军
出处 《医学新知》 CAS 2019年第1期80-82,共3页 New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29

共引文献22

同被引文献3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