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古城地区复杂断块油藏构造精细描述研究与应用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古城鼻状构造主体区勘探开发程度高、井网密集,油藏滚动评价难度大,随着不断地打井和地质认识深入,该区暴露出复杂油水关系以及油层变化大等许多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进一步评价古城鼻状构造主体区滚动增储潜力,研究人员对古城油田泌123、泌124井区开展构造再认识研究,从油层平面油水关系矛盾入手,充分利用井上动静态生产资料并结合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重新落实各油组顶面构造;通过分层系分析,多层叠加等综合目标评价技术开展有利目标优选,按照“浅层井网完善,拓展深层”的思路在该区优选多个有利目标并提出井位部署建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 郭佳玉
出处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9年第4期132-133,135,共3页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Standard and Qualit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6

  • 1谢晓军,邓宏文,王居峰.储层精细描述的地震处理、解释一体化思路探讨——以准噶尔盆地腹部莫西庄地区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25(5):533-538. 被引量:6
  • 2李庆忠.走向精确勘探的道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161.
  • 3Mite Bahorich and Steve Farmer. 3-D seismic discontinuity for faults and stratigraphic features:the coherence cube. TLE, 1995,10.
  • 4Brown A R,Edwards G S,Howard R E.Fault slicing:a new approach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fault detail[J].Geophysics,1987,52(10):1 319-1 327.
  • 5Gersztenkorn Adam, Marfaurt K J.Eigenstructure-based coherence co-mputations as an aid to 3-D structural and stratigaphic mapping[J]. Geophysics,1999,64(5):1 468-1 479.
  • 6王定一 车自成 张树田 等.南襄盆地构造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7,8(4):28-37.
  • 7戚声范.断陷盆地斜坡带的油气[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7(03).
  • 8朱永安,徐世荣,朱绍壁,汪义先.河南泌阳凹陷的石油地质特征[J]石油学报,1981(02).
  • 9唐智.我国东部含油气盆地的构造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1979(01).
  • 10李玲,冯许魁.用地震相干数据体进行断层自动解释[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8,33(A01):105-111. 被引量:55

共引文献7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