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二元视角的短视频城市形象建构策略——以抖音上的武汉城市传播为例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短视频媒体快速提升了西安、重庆等城市的知名度,助推了城市品牌的塑造。各地政府都积极融入新媒体语境,通过新媒体平台加强城市品牌建设。本文通过对抖音上关于武汉城市形象内容的文本分析,认为短视频平台上存在着官方和民间两种话语体系,是一种二维城市形象建构过程。本文针对当下这种二元话语体系提出改进策略,推进城市品牌建设。
作者
鲍立泉
于文頔
机构地区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出处
《视听》
2019年第4期200-201,共2页
Radio & TV Journal
关键词
短视频
抖音
二元视角
城市品牌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32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3
1
叔翼健.
新媒体时代城市形象的建构路径[J]
.新闻爱好者,2018(10):72-76.
被引量:26
2
于欢欢,王鑫.
“城马”与城市形象传播研究[J]
.中国名城,2018,0(12):41-45.
被引量:6
3
陈映.
城市形象的媒体建构——概念分析与理论框架[J]
.新闻界,2009(5):103-104.
被引量:104
二级参考文献
9
1
李宗诚.
节事活动与城市形象传播[J]
.当代传播,2007(4):31-33.
被引量:54
2
何国平.
城市形象传播:框架与策略[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32(8):13-17.
被引量:215
3
吴国清.
大型节事对城市旅游空间发展的影响机理[J]
.人文地理,2010,25(5):137-141.
被引量:31
4
彭兰.
万物皆媒——新一轮技术驱动的泛媒化趋势[J]
.编辑之友,2016(3):5-10.
被引量:126
5
彭兰.
“新媒体”概念界定的三条线索[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23(3):120-125.
被引量:235
6
周欣欣.
“网生代”的收视特征及节目对策[J]
.视听界,2016(3):20-28.
被引量:5
7
郭俊辉.
政务新媒体的受众认同感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浙江发布”微博与微信的对比分析[J]
.浙江学刊,2017(4):126-134.
被引量:10
8
史安斌,邱伟怡.
社交媒体环境下危机传播的新趋势新路径——以“美联航逐客门”为例[J]
.新闻大学,2018(2):122-130.
被引量:20
9
理论篇 地区形象理论的若干重要问题[J]
.珠江经济,1998(11):10-15.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32
1
王晨阳.
智媒时代下城市形象对外传播攻略[J]
.北方传媒研究,2020(2):78-81.
被引量:2
2
宗俊琳.
大众传媒塑造安徽省形象初探[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S1):57-58.
3
朱永亮,张皞昕.
青奥会与南京城市营销:国外经验分析及启示[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3):24-28.
被引量:14
4
胡衬春.
城市形象的网络建构——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1(1):56-57.
被引量:4
5
谷向伟.
从语言解读到形象建构——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城市魅力传播路径研究[J]
.湖湘论坛,2011,24(4):125-128.
被引量:1
6
陈映,董天策.
本地媒体与城市形象之形塑:再现、场域与认同——以广州为个案的实证研究[J]
.城市观察,2012(1):115-124.
被引量:7
7
罗子欣.
论城市形象的微博构建[J]
.资源与人居环境,2012(8):71-73.
被引量:4
8
贾贝贝.
网络论坛与城市形象建构——以强国论坛河北版为例[J]
.新闻世界,2012(10):135-137.
被引量:1
9
杨旭明.
城市形象研究:路径、理论及其动向[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3):159-163.
被引量:32
10
陈映.
试论传媒规制的正当性:产业与事业的双重视角[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1):86-8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0
1
韩露露,祝进进.
后疫情时代武汉城市形象传播的路径与方法[J]
.新闻研究导刊,2021(2):85-89.
被引量:3
2
邵鹏.
媒介记忆与个人记忆的建构和博弈[J]
.当代传播,2012(4):26-28.
被引量:23
3
明安香.
重大危机事件传播的主要特征与应对研究[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2,0(11):1-5.
被引量:9
4
范红,黄丽丽.
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以武汉为例[J]
.对外传播,2020(9):28-30.
被引量:10
5
余丽蓉.
认同的困境与重建:危机语境下城市形象传播建构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
.湖北社会科学,2021(1):59-65.
被引量:9
6
彭雷霆,曾嘉怡.
后疫情时代武汉城市文化形象的重塑[J]
.新闻与传播评论,2022,75(1):115-128.
被引量:6
7
王光艳.
历史视域下城市精神的演化研究——以武汉精神为例[J]
.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7(1):71-82.
被引量:2
8
刘静文,王军.
后疫情时代武汉城市形象视觉符号系统模型的构建与传播[J]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22(5):43-45.
被引量:1
9
廖秉宜.
中国城市品牌传播的战略与路径——以武汉城市品牌传播为例[J]
.品牌,2017(2):86-91.
被引量:8
10
李莹,许加彪.
抖音短视频对西安城市空间媒介建构的特点及反思[J]
.视听,2018,0(9):124-125.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2
1
薛奥.
城市形象短视频的传播特点探究——以抖音APP中的成都市为例[J]
.视听,2020(4):163-164.
被引量:4
2
李锦云,蔡婧.
新时代武汉英雄城市形象彰显及传播策略[J]
.融媒,2024(3):43-50.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方娅南.
试析抖音短视频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作用[J]
.传播力研究,2021,5(29):70-71.
2
黄曦.
智能化叙事模式下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城市形象国际传播途径研究[J]
.传播力研究,2021,5(35):30-33.
3
钱玉华.
地方政府应用短视频打造城市形象的探索[J]
.科技资讯,2022,20(13):245-247.
被引量:1
4
娄瑞瑞.
以小屏话民生——用短视频传播城市万象[J]
.西部广播电视,2023,44(16):144-146.
被引量:1
1
李鹏程.
我国短视频国际化传播策略分析——以《办公室小野》为例[J]
.新媒体研究,2019,5(3):129-130.
2
崔菁菁.
庄河剪纸艺术手法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J]
.建材与装饰,2018,14(47):92-92.
被引量:1
3
唐亚丽.
大学校园短视频类媒体的运营策略研究[J]
.科技资讯,2019,17(1):15-16.
被引量:2
4
许加彪,王博.
城市形象主题口号的话语修辞与品牌营销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1):137-141.
被引量:13
5
孔卯.
空间转向视域下西安城市文化符号的媒介建构——以曲江新区为中心[J]
.科技传播,2018,10(21):168-169.
6
陶文玲.
多元一体讲好武汉故事——武汉城市形象传播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
.武汉宣传,2019,0(1):34-35.
视听
201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