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夏氏兄弟与新批评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夏济安、夏志清兄弟在40年代初期开始接触新批评,50年代通过《文学杂志》在台港地区对新批评进行译介、传播,6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学术界理论形式的变化,他们对新批评的认识也发生转变。可以说,新批评是引领夏氏兄弟走上学术道路的重要文学理论,但是也一度误导了他们的现代中国文学研究。夏氏兄弟的学术研究告诫我们,西方理论资源有时能够开拓视野,固然可资借镜。但是,是否所有的西方理论都能适用于中国文学的现实语境,则需要保持谨慎。面对时兴的西方文学理论,我们不能盲从,必须有定力、有信心,坚持从中国文学的现实语境出发,开创真正符合本土国情的文学理论,才是真正可行的道路。
作者 孙连五
出处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7-105,共9页 DongYue Tribu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9

  • 1王德威.重读夏志清教授《中国现代小说史》[J].当代作家评论,2005(4):17-27. 被引量:31
  • 2季进.对优美作品的发现与批评,永远是我的首要工作——夏志清先生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2005(4):28-36. 被引量:34
  • 3夏志清.《黑暗的闸门·导言》,见夏济安.《黑暗的闸门—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研究》(The Gate of Darkness:Studies on the Leftist Literary Movement in China),第16-17页,西稚图.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68.
  • 4夏济安.《黑暗的闸门》,第151,145,20页,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68.
  • 5王德威.《重读夏志清教授<中国现代小说史>》.见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第ⅩⅩⅡ-ⅩⅩⅢ页,刘绍铭等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
  • 6夏志清.《夏志清论中国文学》(C.T.Hsia on Chinese Literature),第45,36页,第12页,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04.
  • 7萨义德.《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Humanism and Democratic Criticism,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04).
  • 8夏志清.《中国小说与美国评论家》,见《夏志清论中国文学》,第30—49页.
  • 9夏志清.《夏志清论中国文学》.第15,17,19,21页.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04.

共引文献1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