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超载预压对次固结沉降处理效果分析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分析次固结沉降计算公式,引进以LADD公式为主的次固结沉降理论,结合珠三角某工程长期沉降观测结果,对采用超载预压减小次固结沉降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超载预压能够有效减小软土的次固结系数,次固结系数与超载量呈反比关系。根据LADD理论建立了相关计算公式,通过对比证明LADD理论能较好地适用于珠三角地区软基处理设计。
作者
刘毅
机构地区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出处
《城市住宅》
2019年第3期108-110,113,共4页
City & House
关键词
地基基础
超载预压
次固结:LADD理论
沉降
分类号
TU44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TU47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6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6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7
1
秦现军,李瑞玲,张明.
吹填淤泥次固结特性试验研究[J]
.施工技术,2011,40(7):54-56.
被引量:3
2
余湘娟,董卫军,殷宗泽.
软土次固结系数与压力的关系[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1):63-66.
被引量:13
3
刘吉福.
推算最终沉降中工后次固结沉降比例研究[J]
.工程勘察,2012,40(9):13-16.
被引量:3
4
张迎春,刘吉福,魏金霞.
砂井地基主、次固结度粘弹性分析[J]
.水运工程,2003(8):20-24.
被引量:8
5
龚镭.
从长期沉降观测资料分析次固结沉降[J]
.工程勘察,2009,37(5):10-12.
被引量:1
6
王盛源.
饱和粘性土主固结与次固结变形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1992,14(5):70-75.
被引量:35
7
刘开元,王祥.
路堤荷载下次固结沉降分析[J]
.岩土工程技术,2002,16(4):191-194.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46
1
师旭超,汪稔,韩阳.
卸荷作用下淤泥变形规律的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2004,25(8):1259-1262.
被引量:17
2
张军辉,缪林昌,黄晓明.
连云港软黏土次固结变形研究[J]
.水利学报,2005,36(1):116-119.
被引量:20
3
陈晓平,朱鸿鹄,张芳枝,张波.
软土变形时效特性的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2):2142-2148.
被引量:81
4
周虎鑫,陈晋国,陈荣生.
强夯加固在高填方机场道槽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
.公路,1995,40(10):5-8.
被引量:3
5
唐朝晖,刘晓,李菊凤.
软基沉降的经验曲线非线性回归分析预测方法研究[J]
.地质科技情报,2005,24(B07):106-108.
被引量:5
6
王盛源.
饱和多孔介质粘弹性理论[J]
.中国科学(A辑),1989,20(7):739-748.
被引量:6
7
周秋娟,陈晓平.
软土次固结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2006,27(3):404-408.
被引量:48
8
李国维,杨涛,殷宗泽.
公路软基超载预压机理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7):896-901.
被引量:32
9
李选民,魏丽敏.
参数反分析法预测地基沉降[J]
.路基工程,2007(1):57-59.
被引量:4
10
余湘娟,殷宗泽,董卫军.
荷载对软土次固结影响的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2007,29(6):913-916.
被引量:74
共引文献
56
1
钱尼贵,郑睿,李国维.
超载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原理和试验研究[J]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2(1):14-16.
2
拾峰,陆远.
粉质黏土超声波速度异常变化试验研究[J]
.施工技术,2013,42(S2):108-111.
3
孟庆山,汪稔.
软土动力固结理论研究及应用的现状[J]
.建筑技术,2005,36(3):179-181.
被引量:10
4
刘增贤.
公路软基次固结及其工程意义探讨[J]
.公路,2006,51(2):73-76.
被引量:7
5
周大为,吴亚平,杨玫.
大断面黄土隧道的流变特性分析[J]
.山西建筑,2007,33(18):297-298.
被引量:4
6
李国维,盛维高,蒋华忠,殷宗泽.
超载卸荷后再压缩软土的次压缩特征及变形计算[J]
.岩土工程学报,2009,31(1):118-123.
被引量:22
7
盛维高,李国维,刘汉龙,杨华,韩春桥.
超载预压软土的次压缩沉降估算方法[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5):596-601.
被引量:4
8
冯志刚,朱俊高,冯豪杰.
常规次固结沉降计算方法的改进研究[J]
.岩土力学,2010,31(5):1475-1480.
被引量:12
9
周春儿,刘吉福.
软基路堤沉降速率与剩余沉降的关系[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2(3):817-822.
被引量:5
10
秦现军,李瑞玲,张明.
吹填淤泥次固结特性试验研究[J]
.施工技术,2011,40(7):54-5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8
1
邓永锋,刘松玉.
扰动对软土强度影响规律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9):1940-1944.
被引量:28
2
周晟羊.
围护墙刚度对基坑围护结构内力与变形的影响分析[J]
.铁道勘测与设计,2013(6):56-60.
被引量:3
3
张世民,潘唯怿,王庆,李哲辉.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试验的沉降规律研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8,0(S1):73-76.
被引量:5
4
李晓龙.
基坑开挖对邻近高铁桥墩的影响分析[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6(2):42-45.
被引量:8
5
李雄.
桩长对粉喷桩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6,52(3):35-37.
被引量:2
6
管飞.
基坑开挖和减压降水引起周边民宅沉降的控制措施[J]
.山西建筑,2019,45(9):56-58.
被引量:3
7
孙仲贤.
软土地基超大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研究[J]
.工程技术研究,2019,4(2):64-65.
被引量:4
8
俞钦钦,王立峰,庞晋,杨开放,陈巧红.
地铁车站深基坑周边地表沉降规律研究[J]
.科技通报,2019,35(2):94-100.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王丽莎.
构筑物基坑开挖地表沉降控制技术探讨[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20,0(2):50-5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曾红兵,陆宏鑫.
富水砂层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20,0(5):73-75.
被引量:6
2
布轩.
地铁隧道下穿运营铁路施工控制技术研究[J]
.建筑安全,2020,35(10):12-16.
被引量:1
1
何雨佳.
公路路基桥梁过渡段差异沉降处治技术研究[J]
.建筑与装饰,2018,0(21):116-116.
2
孟维娜,明立功,王新德,王自方,栗贡策.
腓骨近端截骨术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8,33(12):1293-1294.
被引量:15
3
倪振强,裴冉冉,孟昭博,袁立群,张保良.
鲁西黄河冲积土次固结特性试验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19(3):177-182.
被引量:2
4
刘栗军.
铁路软土路基基底处理与加固技术[J]
.华东科技(综合),2019(2):179-179.
5
元萌.
地铁高架段长期沉降监测及变形研究分析[J]
.山西建筑,2019,45(10):188-191.
被引量:1
6
何绍衡,郑晴晴,夏唐代,甘晓露,单华峰.
考虑时间间歇效应的地铁列车荷载下海相软土长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9,38(2):353-364.
被引量:20
城市住宅
201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