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陶行知是如何成为大众心目中的形象的?——记忆史视角的反思 被引量:1

The Formation Reasons of Tao Xingzhi's Public Image: Reflections on the Perspective of Memory History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陶行知的形象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体现出的则是人们对陶行知的记忆经历了一个反复的过程。从早期的刚正不阿的反蒋斗士到民主战士,再到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民众记忆中经历了阶段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则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作者 刘大伟 LIU Da-wei
出处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6-10,共5页 Journal of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基金 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陶行知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研究"(16DJC002)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29

  • 1杨豫,李霞,舒小昀.新文化史学的兴起——与剑桥大学彼得伯克教授座谈侧记[J].史学理论研究,2000(1):143-150. 被引量:38
  • 2赵世瑜,杜正贞.太阳生日:东南沿海地区对崇祯之死的历史记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10-19. 被引量:29
  • 3沈坚.法国史学的新发展[J].史学理论研究,2000(3):76-89. 被引量:23
  • 4石泰安 耿昇译.《川甘青藏走廊古部落》[M].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 5.《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M].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公司,1997年..
  • 6王明珂.《根基历史:羌族的弟兄故事》[A].黄应贵主编.《时间、历史与记忆》[C].中研院民族研究所(台北),1999年版..
  • 7Lewis A. Coser, "Introduction: Maurice Halbwachs," in On Collective Memory, ed. & trans, by Lewis A. Coser(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 8Maurice Halbwachs, Les cadres sociaux de la memoire (Paris: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52).
  • 9Frederick Bartlett, Remembering: 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2), pp. 199-202, 296.
  • 10James Fentress and Chris Wickham, Social Memory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2), p. Ⅸ .

共引文献528

同被引文献3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