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黄河上游盆地重组所导致的快速侵蚀下切

Rapid fluvial incision along the Yellow River during headward basin integration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高起伏的造山高原边缘的快速剥蚀常被用来指代区域地表隆升^(1~3)。然而,诸如岩体隆升的空间差异~4,降雨的地形效应以及冰川~5、滑坡导致的河道堵塞^(6,7)等阻碍河流下切的因素,可能会使剥蚀作用严重滞后于地表抬升~8。本文中,我们通过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黄河沿岸沉积盆地的地层学、年代学和地貌学特征,重建黄河上游侵蚀下切的时间、速率以及模式。我们发现河流下切的起始时间明显晚于山体开始隆升的时间(14~8Ma)~9。高原边缘的河流下切始于1.8Ma^(10),然后以大约350km/Ma的速度向上游传递^(11)。我们认为该地区在气候驱动下的湖泊扩张并溢出作用是黄河上游快速下切的主要原因,并最终导致了现代黄河地貌的形成。
出处 《世界地震译丛》 2019年第4期351-358,共8页 Translated World Seismolog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11

  • 1潘保田,兰州大学学报,1994年,38卷,1期,115页
  • 2孙建中,黄土高原第四纪,1991年
  • 3钱方,元谋第四纪地质与古人类,1991年
  • 4曹继秀,兰州大学学报,1988年,24卷,1期,118页
  • 5邱占祥,中国古生物志.新丙种.25,1987年
  • 6曹照垣,地质力学研究所所刊,1985年,第5号卷,65页
  • 7刘东生,黄土与环境,1985年
  • 8孙秀玉,地质论评,1984年,30卷,3期,207页
  • 9钱方,山地研究,1984年,2卷,4期,275页
  • 10谷祖纲,白生海,张显庭,马玉贞,王四海,李炳友.青海省贵德、化隆两盆地新第三系的划分与对比[J].地层学杂志,1992,16(2):96-104.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3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