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浅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理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失调,影响着5%~10%的育龄女性。根据临床表现来看,它是一种慢性、雌激素依赖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样组织蔓延并生长到子宫腔以外的地方,大部分多见于盆腔。尽管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已经一百多年了,该病的病理生理学和病原学的许多方面仍然不清楚,迄今为止,在预测、预防或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取得的实际成就仍相当有限[1-2]。与此同时,分子诊断和系统遗传学在这一常见疾病的研究中取得的惊人成就,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遗传方面及其起源和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大量有用的信息[3-4]。许多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理论和有吸引力的假设是已知的,但它们也有相当矛盾的。大量的文献中基因、内分泌、环境、免疫和遗传因素等都被研究,用以解释子宫内膜异位病变起源和发展的机制基础[5-6]。这个研究在过去的十年有很明显的收获,主要是由于鉴定了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密切相关的新候选基因和许多单核苷酸多态性、其调控的遗传和表观遗传机制[7]以及子宫内膜干细胞[8]以及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转录组和小RNA分析。表观遗传和基因因素的贡献在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理方面已经被描述了很多详尽的观点。
作者 王玥
出处 《淮海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323-326,共4页 Journal of Huaihai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9

共引文献11

同被引文献23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