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康德对斯多亚学派“中性”思想的先验演绎

Kant’s Transcendental Deduction to the“Neutral”Theory of the Stoic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斯多亚学派的伦理学说特别是其善论是康德道德哲学的重要思想资源。该派在善论方面提出了"中性"说,所谓"中性"即非善非恶或不好不坏。这种划分方式具有形式性、外在性和经验性,康德对其进行了先验演绎。首先,康德将"中性"事物述说为有条件的善,所谓条件即"配得";其次,康德将"中性"事物置于无条件的善的约束下,所谓无条件的善即"善意志";最后,康德以"中性"事物之"配得"和受约束为基础,构筑了不同于斯多亚学派的至善理论。康德的演绎一方面缓和了斯多亚学派的极端立场,另一方面体现了对这一价值划分法所呈现出来的思想精神的赞同。这种精神也影响到了康德的德性论和义务论。
作者 马新宇 Ma Xinyu
出处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67,共9页 World Philosophy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康德前批判期和沉默期的道德哲学研究"(项目编号:17CZX055)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14

  • 1[古希腊]柏拉图 郭斌和 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 2[德]康德 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 3[美]麦金太尔著 龚群 戴扬毅译.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p,31.
  •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廖申白译.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30,147.
  • 5.论语·阳货[M].,..
  • 6.礼记·中庸[M].,..
  • 7[德]包尔生.伦理学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 8[英]西季威克.伦理学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469.
  • 9列子·杨朱篇
  • 10Plato. Philebus[M]//Plato. The Dialogues of Plato.B. Jowett, translate. Oxford:Clarendon Press, 1903: 627.

共引文献1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