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看天线,识卫星——漫谈卫星天线(四):合成孔径雷达(下)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三、技术革新、不断迭代“海卫-1”不幸夭折,就像第一个吃螃蟹的——虽然味美,但难免被刺给扎着。针对传统合成孔径雷达的弱点,各国先后开展了各种改进,引发对地观测技术的巨大革新!上世纪80年代初,航天飞机红极一时,1981年11月12日,哥伦比亚号(STS-2)航天飞机装载利用“海卫-1”的备用天线制造的SIR-A雷达上天,SIR是Spaceborne ImagingRadar的首字母缩写,由于发现了撒哈拉沙漠的地下古河道,引起了国际科技界的震动。1984年10月5日发射的挑战者号(STS-41G)航天飞机搭载了SIR-B,由于增加了天线机械扫描,对地观测入射角在15~60度可变,数据处理也由之前的胶片改为数字。但两个项目均为L波段HH极化。HH极化,前一个H表示发送水平极化波,后一个H表示接收为水平极化波,关于极化的知识,详见《看天线,识卫星——漫谈卫星天线(一)》。NASA感觉到,可以有更多革新可以实施。
作者 袁冬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卫星与网络》 2019年第4期56-64,共9页 Satellite & Network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