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诗言志”与“诗缘情”的关系及其理论嬗变 被引量:8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ry Expressing Aspiration” and “Poetry Orginating from Affection” and The Theoretical Evolution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诗言志"是周代礼乐背景下,围绕《诗经》作品而产生的《诗》学阐释命题。基于《诗》的政教功能,"诗"所言之"志"也表现出密切关联于政治教化的特点。"诗缘情"则是在有意为文的魏晋时代,以创作者为主体的对于创作机制的探究。从"诗言志"所代表的阐释批评到"诗缘情"所表达的根源探究,这个过程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历史内容,它既是一个由《诗》到"诗"的意义扩展过程,也是从"情、志一也"到"情""志"分化的发展过程。同时,它还是一个创作主体由幕后走到台前,最终成为文学活动主宰者的自觉过程。在"缘情而绮靡"的追求让六朝诗歌蜕变为"亡国之音"后引发的反思与讨论中,孔颖达对"诗言志"与"诗缘情"进行了深度整合,这两个产生于不同历史时段、具有不同诗学内涵的命题由此得以相互补足,从而奠定了唐代乃至整个后世诗歌理论的基础。
作者 马银琴 MA Yin-qin
机构地区 清华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5-92,共8页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诗经>与礼制研究"(16ZDA17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67

  • 1顾颉刚.《尚书·大诰》今译(摘要)[J].历史研究,1962(4):26-51. 被引量:9
  • 2杨明.六朝文论若干问题之商讨[J].中州学刊,1985(6):81-85. 被引量:6
  • 3姚炳祺.“其”字的早期用法[J].学术研究,1983(6):105-110. 被引量:6
  • 4《尚书·五子之歌》,《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79年影印本,第156页.
  • 5[1]楚辞补注[Z].北京:中华书局,1983.
  • 6[8]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94.
  • 7[5]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Z].北京:中华书局,1961.
  • 8[9]春秋左传集解(卷三)[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 9[11]汪绍楹校.艺文类聚[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 10[12]李道平撰,潘雨廷点校.周易集解纂疏(卷五)[Z].北京:中华书局,1999.

共引文献33

同被引文献210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