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羌族具有代表性的四种音乐舞蹈类非遗项目——羊皮鼓舞、莎朗、羌笛、羌族口弦为例,解读羌族音乐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别文化特征,并分析其传承实践中形成性别差异的原因。文章认为,非遗文化传承在新时期面临男多女少、后继乏人等问题,适当打破传承体系的性别禁忌,是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实践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7-121,共5页
Sichuan Drama
基金
重庆文理学院人才引进项目"汶川地震汉羌两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7RFY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