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衢州地区社区获得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衢州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s, ESBL)流行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衢州地区9家医院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导致的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病例及分离菌,采用双纸片扩散法进行ESBL表型确证试验,PCR扩增及序列分析明确ESBL基因型;体外药物敏感试验试验测定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分析ESBL阳性菌株的同源性;logistic回归分析产ESBL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期间共收集到符合标准的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病例61例,分离菌株61株,其中大肠埃希菌52株,肺炎克雷伯菌9株。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ESBL的检出率为34.4%(21/61),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的检出率分别为36.5%(19/52)和2/9。ESBL基因型以CTX-M型为主(19/21),其中最常见的为CTX-M-14(5/21)和CTX-M-55型(4/21)。MLST结果显示,19株产ESBL大肠埃希菌共13种ST型,以ST131型为主(5/19),2株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均为ST23型。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均敏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拉氧头孢、阿米卡星及磷霉素对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近3个月内有导管留置可能是产ESBL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衢州地区9家医院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有较高的ESBL分离率,基因型以CTX-M-14和CTX-M-55型为主,ST型以ST131型为主。衢州地区社区获得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经验性治疗可选择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拉氧头孢。近3个月内有导管留置可能是本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患者产ESBL的危险因素。
出处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3期167-170,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共引文献32

同被引文献115

引证文献13

二级引证文献3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