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春秋时期的郑国有两个氾地,一个是位于今河南中牟的东氾,一个是位于今河南襄城的南氾,此外,郑国还有一个位于今河南荥阳的汜地。由于"氾""汜"形近易讹,导致人们对三地的认识颇为混乱。宋代学者王安国认为"氾"皆为"汜"之讹,读为"祀",清代学者臧庸曾加以反驳,并对东氾、南氾、汜的读音、位置辨析地至为明晰,结论稳妥可靠。最近台湾学者金宇祥先生据清华简《系年》等相关材料,再次认为"氾"皆为"汜"之讹,但给出的证据并不可靠,恐难凭信。文章最后讨论了清华简《郑文公问太伯》中可能与郑地南氾有关的几个地名。
出处
《管子学刊》
2019年第2期108-111,共4页
GuanZi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