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徘徊于新旧之间:民国前期的诗学批评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五四"前后,新体诗歌出现并得到广泛关注。胡适、陈独秀等倡导者以"骸骨"论,对旧体诗展开诗学批评。旧诗派也不满新诗的形式、格律等问题,以"余唾"说予以还击。当此之际,诗坛主流批评在新旧之间的徘徊中,试图融旧体诗学之长,为新诗发展指明新的方向。1919年,《新世界》曾连载了顾养吾与恽秋星关于新旧体诗论争之文。不同于新旧诗派的论战,这次论争焦点不是新体诗与旧体诗孰优孰劣的问题,更不是新体诗该不该存在的问题,而是诗坛应该由谁来主导的问题,以及新旧体诗如何两存与共同发展的问题,这已具有了新时代的诗学高度。1922年,新旧体诗派的论争达到顶峰。但是,对新旧诗歌积极调和与接受,却是民国诗学批评的主流思潮。其中,吴芳吉对诗歌常与变的重视,胡怀琛对于新旧体诗的综合考量,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作者 李德强
机构地区 上海大学
出处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75-80,90,共7页 Journal of Xiamen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
基金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民国话体文学批评的文献与研究(15&ZDB079) 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项目:中国文学批评史(N.13-G311-17-C25)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