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作为教师,我是谁?——来自电影《孩子王》的追问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教师是谁?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各界赋予教师不同的角色: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但是每一种对教师角色的清晰描述似乎都无法让我们抵达“教师个体的真实存在”,触摸到教师作为一个人的起伏脉动。通过电影的深入描绘,我们得以从一个第三者的全知视角来“窥探”在某个特定情境中个体的存在,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历史、文化脉络下理解教师。
作者
邱晨晨
姜思羽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中国教师》
2019年第5期119-121,共3页
Teacher’s Journal
关键词
教师角色
电影
孩子
文化脉络
工程师
个体
分类号
G45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鹿星南.
论课堂教学中身体的缺失与回归[J]
.中国教育学刊,2018(6):88-92.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
.教育研究,1997,18(9):3-8.
被引量:2837
2
舒扬.
走进“新基础教育”——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访谈录[J]
.基础教育,2004,1(5):6-11.
被引量:15
3
李恒威,肖家燕.
认知的具身观[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28(1):29-34.
被引量:74
4
李重.
身体的澄明之途——对西方哲学中的“身体性”问题的思考[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5):76-82.
被引量:22
5
叶浩生.
身心二元论的困境与具身认知研究的兴起[J]
.心理科学,2011,34(4):999-1005.
被引量:179
6
陈乐乐.
具身教育课程的内涵、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向[J]
.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0):11-18.
被引量:32
7
汪民安,陈永国.
身体转向[J]
.外国文学,2004(1):36-44.
被引量:125
共引文献
14
1
蔡绪稳.
小中求实:小学书法课堂的优化路向[J]
.江苏教育,2019,0(53):40-43.
被引量:1
2
禹振芳,齐军.
基于具身认知的教学空间布置艺术探析[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20,0(3):72-75.
被引量:1
3
和学新,贾一思.
学校课程开发的身体逻辑[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13):54-60.
4
许双成,杨晓平.
具身教学范式下的身体与教学[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8(6):128-134.
被引量:14
5
张旭亚,殷世东.
论教与学的具身化变革[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11):7-10.
被引量:5
6
张旭亚,殷世东.
中小学生具身学习:观点、谱系、原则与案例[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12):1-4.
被引量:6
7
邱伯聪.
有“身体”的课堂教学新形态[J]
.基础教育参考,2021,12(1):47-49.
被引量:2
8
瞿亚.
身体哲学视阈下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与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之比较[J]
.巢湖学院学报,2022,24(1):153-158.
被引量:2
9
李天航.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身体转向”的表达方式[J]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2,35(3):65-70.
10
黄晓雨.
从“离身”到“具身”--小学生学习方式的身体转向研究[J]
.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3(2):4-6.
同被引文献
18
1
杨跃,匡曼玉.
论教师教育者的核心专业素养及其培育[J]
.现代教育管理,2020(1):85-91.
被引量:30
2
朱小蔓.
论师范精神及其现代师范教育的专业化特征[J]
.江苏高教,1998(1):15-19.
被引量:29
3
郭潇,胡艺曦,叶碧欣,张华军.
传统与精神的断裂——从《百鸟朝凤》看当代中国教师生存困境与心灵危机[J]
.中国教师,2019(1):123-125.
被引量:1
4
张华军.
重新想象教师本质和教学研究——专访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大卫·汉森教授[J]
.教师教育学报,2017,4(2):52-61.
被引量:2
5
肖正德.
我国教师教育学科的发展基础与未来期待[J]
.教育研究,2018,39(2):52-57.
被引量:11
6
贺晓星.
教育文学“不诞生”的学科思考:一种社会学分析[J]
.教育学术月刊,2018,0(5):3-16.
被引量:6
7
唐琳,冯璨,樊晓旭.
真正的教与学如何发生——《街头日记》的教育启示[J]
.中国教师,2019(3):119-121.
被引量:3
8
王颖.
在昏睡与清醒之间——电影《诗》的道德解读[J]
.中国教师,2019(4):120-122.
被引量:1
9
周成海.
职前教师教育中的“用电影教”——意义、主题与过程的分析[J]
.教育科学,2020,36(2):64-70.
被引量:3
10
张华军.
格林美育思想及对中国当代教育的启示[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0,34(6):27-3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罗仁杰,周向红.
论教师教育文学的“诞生”:内涵、价值与路径——基于“电影文学中的教师研究”课程经验[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24,16(4):97-105.
1
易朝红.
情意实践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0(11):61-62.
2
谢小云.
小学语文实用性教学方法探析[J]
.科普童话(新课堂),2019,0(8):60-60.
3
张明东.
探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5):41-41.
4
涂建勇.
浅谈班主任工作[J]
.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19,0(1):137-137.
5
蒙国繁.
新课标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总结[J]
.散文选刊(中旬刊),2019,0(1):73-73.
6
吴映洁.
教育学生要把准时机[J]
.成才之路,2008,0(26):86-86.
7
赵关福,余艳婷.
新课标下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分析与研究[J]
.新智慧,2017,0(25):62-62.
8
孙永超.
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J]
.科普童话(新课堂),2019,0(2):141-141.
9
林少英.
阳光雨露 和风细雨——教师的语言魅力[J]
.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0(2):148-149.
10
杨阳.
电视剧《延禧攻略》的叙事学构建[J]
.大观(论坛),2019(4):118-119.
中国教师
201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