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先秦时期发展至宋明时期,概念"心"的内涵逐渐丰富,涵括了主宰身心之重要器官、道德本性和"意识"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在理论建构上,宋明时期出现了"道心"与"人心"本体论层面的区分,这蕴含着"一多"和"心性"是否合一的问题。刘宗周提出"上与下一体而两分"的心论,以心著性,心性合一,重新设定了"独体"概念,实现本体论与心性论打合为一的理论建构。刘宗周独特的"上与下一体而两分"的心性论实现了性善论的证成,其"慎独"哲学体系也因此承继了心学的逻辑运思路径。
出处
《求索》
CSSCI
2019年第3期188-194,共7页
Seeker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传统哲学资源及其当代贡献"(项目编号:2018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