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意象,在不断回响的诗学传统中,被视为诗歌创作的命门,是功能性的基本元素.也是欣赏者依恋的感性愉悦之源。它既孕生于原始诗性思维中的“立象以尽意”(《易传·系辞上》),也被定法为创作中的“窥意象而运斤”(《文心雕龙·神思》)。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后朦胧诗人指出“意象主义”问题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叙事性”概念的提出,传统的意象诗学似乎悄然退出耀眼的中心位置,进入不了诗学研究的核心语汇。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6-142,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诗诗性标准争议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4YJA751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