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及遗传学异常研究进展 被引量:6

Advances of pathogenesis and genetic abnormalities in acquired aplastic anemia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的主要环节是抗原介导的细胞毒性T细胞功能亢进。其发病机制涉及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髓系树突状细胞/淋系树突状细胞失衡,自然杀伤细胞数量及功能异常。记忆T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血细胞端粒相关蛋白等也可能参与其中。近年有关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遗传学异常研究增多,包括细胞遗传学异常、体细胞突变等。有些报道的"克隆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应诊断为"意义未明的克隆性血细胞减少症"。
作者 孙莹莹 刘春燕 邵宗鸿 Sun Yingying;Liu Chunyan;Shao Zonghong(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General Hospital, Tianjin 300052, China)
出处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1-404,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0111、81770118)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8ZXDBSY00140).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49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2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