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茶蚜的发生与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茶蚜,在国内各茶区均有发生,危害较重,本文总结了茶蚜的发生情况和绿色防控技术,旨在为进一步开展茶蚜的科学治理提供参考。
作者
蒲德强
毛建辉
陈宇
罗曦
刘超
机构地区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第5期40-41,共2页
Sichu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茶叶创新团队
关键词
茶蚜
发生规律
生物防治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韩宝瑜,陈宗懋.
茶蚜在茶树不同部位上刺探行为的差异[J]
.植物保护学报,2001,28(1):7-11.
被引量:19
2
韩宝瑜,崔林.
茶蚜及其主要天敌的种群动态和捕食效应观察[J]
.福建茶叶,2003,26(1):13-14.
被引量:13
3
林海清,黄爱萍,柯文辉,张梅,翁志辉.
茶蚜的寄主定向行为研究[J]
.台湾农业探索,2013(1):78-80.
被引量:5
4
赵卫星,陈少波,姜红波,侯有明.
茶蚜对不同SPAD值绿色的趋性[J]
.生态学杂志,2007,26(11):1755-1760.
被引量:10
5
林海清,尤民生,陈李林.
草间小黑蛛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J]
.华东昆虫学报,2007,16(1):44-47.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42
1
刘向东,张孝羲,翟保平.
蚜虫寄主专化型及其成因[J]
.昆虫学报,2004,47(4):499-506.
被引量:22
2
陈银方,宋昌琪,刘文炜.
中国茶园蜘蛛调查和保护研究综述[J]
.浙江农业科学,2004,45(6):343-345.
被引量:17
3
韩宝瑜,周成松.
茶梢和茶花信息物引诱有翅茶蚜效应的研究[J]
.茶叶科学,2004,24(4):249-254.
被引量:21
4
朱新开,盛海君,顾晶,张容,李春燕.
应用SPAD值预测小麦叶片叶绿素和氮含量的初步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05,25(2):46-50.
被引量:143
5
吴良欢,祝增荣.
水稻叶色与病中发生关系及其机制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1994,8(4):231-235.
被引量:8
6
谢振伦.
草间小黑蛛对假眼小绿叶蝉捕食作用的研究[J]
.茶叶,1995,21(2):27-29.
被引量:8
7
韩心丽,严福顺.
大豆蚜在寄主与非寄主植物上的口针刺吸行为[J]
.昆虫学报,1995,38(3):278-283.
被引量:17
8
潘根生,小西茂毅.
供铝条件下氮对茶苗生长发育的影响[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5,21(5):461-464.
被引量:13
9
朱哲燕,鲍一丹,黄敏,冯雷.
油菜叶绿素与氮含量关系的试验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6,32(2):152-154.
被引量:33
10
王娟,韩登武,任岗,郭金强,张永帅,危常州,宋亚明.
SPAD值与棉花叶绿素和含氮量关系的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2006,43(3):167-170.
被引量:135
共引文献
40
1
陈建明,俞晓平,程家安.
电子取食监测仪在植物抗虫性研究中的应用[J]
.昆虫知识,2005,42(5):485-490.
被引量:8
2
马国兰,柏连阳.
蚜虫的防治技术及应用新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406-3408.
被引量:22
3
韩宝瑜,周成松.
茶蚜(Toxoptera aurantii(Boyer))蜜露分泌节律及对多种天敌的引诱效应[J]
.生态学报,2007,27(9):3637-3643.
被引量:13
4
苗进,韩宝瑜.
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在不同品种茶树上的取食行为[J]
.生态学报,2007,27(10):3973-3982.
被引量:45
5
付国需,李为争,安靖靖,王英慧,原国辉.
桃蚜诱捕色板的青-洋红-黄-黑四色模式优化[J]
.昆虫知识,2010,47(2):368-373.
被引量:8
6
叶火香,穆丹,韩宝瑜.
茶园间作柑桔杨梅吊瓜对茶蚜种群数空特征影响和差异[J]
.茶叶科学技术,2010(2):7-12.
被引量:8
7
周夏芝,毕守东,柯胜兵,党凤花,邹运鼎,徐劲峰,禹坤,赵学娟.
茶园4种半翅目主要害虫与其捕食性天敌的关系[J]
.生态学报,2010,30(22):6183-6192.
被引量:10
8
黎健龙,黎秀娣,陈旭飞,唐颢,周波,唐劲驰.
茶蚜在不同茶树上空间格局及瓢虫数量差异[J]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23):75-76.
被引量:3
9
高宇,孙晓玲,金珊,张正群,边磊,罗宗秀,陈宗懋.
我国茶园蜘蛛生态学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2012,32(2):160-166.
被引量:15
10
金珊,孙晓玲,陈宗懋,肖斌,高宇,边磊,罗宗秀,张正群.
昆虫刺探电位图谱(EPG)技术在茶树抗刺吸式口器害虫研究中的应用[J]
.茶叶科学,2012,32(5):393-401.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9
1
何应琴,陈文龙,鲁卓越,周常勇,李中安,李太盛.
柑橘三种蚜虫取食行为的EPG分析[J]
.植物保护学报,2015,42(2):217-222.
被引量:14
2
谭济才,邓欣.
植物抗病虫性机制与茶树良种选育[J]
.茶叶通讯,1994(3):13-16.
被引量:13
3
刘丽芳,徐德良,穆丹,韩宝瑜.
EPG技术分析不同品种茶树抗假眼小绿叶蝉取食行为的差异[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1,38(2):281-286.
被引量:15
4
林馥茗.
茶树抗病虫性种质筛选及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J]
.蚕桑茶叶通讯,2013(5):22-24.
被引量:1
5
高香凤,李慧玲.
茶树叶片组织结构与茶蚜对茶树品种选择性的关系[J]
.福建农业学报,2014,29(3):256-260.
被引量:3
6
孙凯,李冠华,丁文兵,张一君,李有志.
不同水稻品种上白背飞虱取食行为的EPG分析[J]
.昆虫学报,2014,57(3):335-342.
被引量:5
7
韩宝瑜,陈宗懋.
茶蚜在茶树不同部位上刺探行为的差异[J]
.植物保护学报,2001,28(1):7-11.
被引量:19
8
李慧玲,吴光远,王定锋,张辉,刘丰静,曾明森,王庆森.
茶蚜生物学及综合防治研究进展[J]
.福建农业学报,2014,29(12):1265-1270.
被引量:16
9
杨森,张晓飞,高新生,李维国.
5个品系橡胶树叶片解剖结构及其抗旱性分析[J]
.热带生物学报,2017,8(3):301-306.
被引量:12
10
郑雨婷,王梦馨,崔林,韩善捷,俞鹏飞,韩宝瑜.
基于EPG技术分析茶树品种对茶小绿叶蝉的抗性及其相关的抗性物质[J]
.生态学报,2017,37(23):8015-8028.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1
1
吴梦阳,蒋文彬,谢碧,陈仓权,何应琴,牛素贞,赵德刚.
望谟紫芽茶树优良品系‘W016’与黄金芽抗茶蚜性能比较[J]
.环境昆虫学报,2024,46(1):261-269.
1
杜慎华,曾金花.
对鹤峰茶园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的思考[J]
.农家参谋,2019(1Z):40-40.
2
王梦思,崔清梅,罗鸿,宗三林,赵耀,彭宇.
茶脊冠网蝽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进展[J]
.华中昆虫研究,2018,0(1):11-15.
被引量:3
3
毕守东,张书平,余燕,李尚,王振兴,王建盼,周夏芝,邹运鼎,刘飞飞,郎坤.
中性昆虫蚊虫在不同品种茶园节肢动物群落中的作用和地位[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4(2):223-232.
被引量:5
4
袁帅.
朝阳县北部山区水土流失治理实践分析[J]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9,0(3):45-48.
被引量:2
5
孙绍旭.
太平军战事与全球茶叶贸易体系的重构[J]
.江苏社会科学,2019(3):238-248.
6
山水行.
赣南采茶戏[J]
.初中生之友,2019,0(22):10-11.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