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胡凤益,博士,中共党员,自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云南从事稻作遗传改良及栽培技术研究工作。现为博士生指导教师、研究员、云岭学者、云南大学农学院院长,云南大学多年生稻技术省创新团队带头人、云南省多年生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省多年生作物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省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景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首席专家;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植物生产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农艺(含农学、植物保护)类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云南省高等学校植物生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云南省青年科技奖”、“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二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NSFC-云南联合基金3项),获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奖3项、科技进步奖2项,在PNAS、Science、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s Molecular Plant、Field Crops Research、Sustainability等学术期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利用长雄野生稻无性繁殖特性培育多年生稻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ZL201710132494.20);发现的长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两对显性互补基因(Rhz2、Rhz3)控制地下茎发生遗传规律属理论上原始创新,培育的多年生稻品种“多年生稻23”是全球第一个通过审定的多年生作物品种、其在多年生作物研发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研发的轻简化多年生稻技术在稻作生产中取得技术上颠覆性突破、并于2018年4月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农业技术创新项目”作为全球“南南合作”项目;多年生稻技术在云南76个县(市、区)累计示范面积7万多亩,初步核算每季每亩可节约劳动力成本500 ~ 600元,累计节约劳动力成本3500 ~ 4200万元;在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等9个省(区)以及老挝、缅甸、柬埔寨、越南、孟加拉、乌干达、塞拉利昂等“一带一路”沿线的南亚东南亚及非洲国家开始试验工作,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为这些地区的稻作生产提供了中国技术、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多年生稻技术处于国际多年生作物研究领域的领先水平和领跑地位。
出处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