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石头希迁与禅宗解缚公案之探究

A research on Shitou Xiqian and Jie Fu Koan of Chan School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禅宗历来盛传的“解缚”公案,有三祖僧璨和石头希迁两个版本。本文通过对佛教典籍的爬梳,发现三祖寺解缚石所承载的僧璨为道信“解缚”的故事极有可能是以石头希迁解缚故事为原型,而石头希迁的解缚公案又可上溯至《佛说转女身经》中舍利弗与无垢光女的对话。通过解读石头希迁解缚公案所蕴含的深妙禅学思想,发现其与六祖慧能“心性本净”的心性论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反映了佛教解脱观的核心内容。
作者 黄凯 Huang Kai
出处 《中国佛学》 2019年第1期106-112,共7页 The Chinese Buddhist Studies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南北朝禅学研究》(项目编号:14YJC730001)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17

  • 1陈浩.隋禅宗三祖僧璨塔铭砖[J].文物,1985(4):8-8. 被引量:3
  • 2杂阿含经(二十九卷).
  • 3俱舍论·分别定品"一切功德皆依静虑."《大智度论》(十七卷)"常乐涅槃从实智慧生,实智慧从一心禅守生"《佛遗教经》记释尊临终前勉励众僧:"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解深密经》(三卷)日:"一切声闻及如来等,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当知皆是此奢摩他毗婆舍那所得之果."智者大师《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一卷)说:"行者善修禅故,即便成就十波罗密,满足万知一切法门."
  • 4释尊认为外道的十四问难无回答之意义,所以不以回答.十四难是:世界(及我)有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非有边非无边?如来(或众生)死后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命与身为同一?为异?
  • 5三世实有论认为,当涅槃时,现在的诸法归于过去,而未来法住于未来,现在位空而处于解脱.这种说法以诸法实有,恒住于过去未来,在涅槃当下不生,来说明涅槃的可能和实有说的合理性;无体论认为,业体现于现在,涅槃除业障,业障除而归于涅槃,这种说法无异在说一切法空;真常论在一切法后设一常住实性,可以做为无余涅槃的主体,涅槃是除幻法,终归于本来实性,其实性为"空"."性空"不是断灭本来实有而今归空,而是说一切法、已灭和未灭诸法本来性空.
  • 6印度小乘禅法中以《经集》《阿含经》《舍利弗阿毗昙论》《法蕴足论》为最古,且简明清晰,阐述详尽.印度小乘佛教典籍可分为南北传,皆有大量禅法描述.北传上座说一切有部典籍有《发智论》《法蕴足论》《集异门论》《施设足论》《识身足论》《界身足论》《大毗婆沙论》《道地经》等,有部禅、数并重,其禅法大体从数息、不净观入手修定,达四禅八定,证罗汉果.在禅观的指导思想上,有部持"法体恒有"、"三世实有"、"唯蕴无我"论,反对心性本净说,将心分染净,只有去染证净方可解脱;南传佛教为上座部铜牒部,禅典有《法集论》《分别论》《发趣论》《论事》等,三世纪所出的《解脱道论》、五世纪所出的《清净道论》、十一世纪所出的《摄阿毗达摩义论》是南传佛教的重要论著.南传上座部比有部更重视禅定,禅门分为七类四十种.在修观上以"心性本净,客尘所染"为指导,解脱是除去客尘的过程.
  • 7印度大乘佛学兴起原因复杂,如印度封建制的逐渐兴起、婆罗门教复兴的刺激、佛教各部派间的互动,等等.大乘佛教由在家和出家的菩萨众教团逐渐发展而成,一般认为与大众部有关,以成佛为目的,自诩能渡无量众生到涅槃彼岸,因而将前期的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说成是小乘,只能化小根器,另一个方面作为"小乘"的佛教认为自己是佛法正统,同时认为所谓"大乘"是非佛说.由此原因,小乘多拘泥于佛说,大乘则因应形势对佛说作了发挥从而显得更为系统完整,经典更多,传达更为丰富的佛学内容,境界也更为开阔;部派佛教是出世的出家佛教,而初期大乘即是胜义的在家佛教,整个大乘佛教经典中在家的成就者明显增多;部派佛教的理论思辨色彩浓,大乘则更在于信仰和实践;大小乘在修持内容上也有差别,小乘以三学、八正道为主,以自我解脱为主,力脱轮回之苦,大乘则阐发了空、中道、实相、六度、三乘分别、一心本净等思想,大乘禅境更为深广无量,义理更为深细圆融;大乘法门众多,广说八万四千.大乘特别是增加了与小乘有显然区别的"六度"思想,尤重布施,大乘以普度众生为其宗旨,愿入恶趣.
  • 8大智度论云:"佛法皆是一种一味,所谓苦尽解脱味.此解脱味有二种,一者但自为身,二者兼为一切众生.虽俱求一解脱门,而有自利、利人之异,是故有大、小乘差别.为是二种人故,佛口所说以文字语言分为二种."(《大正藏》卷25,756页)《摄大乘论》列出大小乘的十一种差别.有以"七大"论说大乘法,如《菩萨地持论》卷八有法大、心大、解大、净心大、众具大、时大、得大;《大乘庄严论》卷十二有缘大、行大、智大、勤大、巧大、果大、事大,等等.
  • 9大智度论(三十八卷).
  • 10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相关内容.

共引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