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楚曲二十九种"是分藏于北京和台湾两地29种清代湖北汉调早期剧本的合称。楚曲剧本的刊刻者对道光皇帝旻宁有明确的改字避讳意识,并结合周边史料,可证它们付梓于道光年间。就剧本形态而言,楚曲长篇"全部本"和短篇"全围本"相互依存,反映出清中叶汉口书坊刻书的独特方式和剧坛演出的真实面貌;而分回制与分场制并存的剧本体制,则显示早期汉调从模仿传奇到文体独立的演进之路。
出处
《文化遗产》
CSSCI
2019年第3期56-66,共11页
Cultural Heritage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清代戏曲‘花雅同本’现象及相关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8YJA760007)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清代梆子皮黄戏源流考论"(项目编号:18FYS004)
中山大学中央高校基本业务经费资助项目"清代皮黄戏剧本编目与研究"(项目编号:18WKZD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