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了解大学生处在焦虑、抑郁状态下心率变异性的特点。选取处在焦虑状态下的大学生60例,非焦虑状态下的大学生57例,对其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并采集心率变异性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选取处在抑郁状态下的大学生77例,非抑郁状态下的大学生70例,对其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数评定,并采集心率变异性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焦虑状态组与非焦虑状态组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3,P<0.01);在时域指标正常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t=2.03,P<0.05)、全程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t=2.19,P<0.05)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焦虑状态与非焦虑状态组在频域指标高频功率(HF)这一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P<0.05);在低频功率(LF)(t=-1.14,P<0.01)、LF/HF(t=-2.8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状态组与非抑郁状态组在心率上差异统计学意义(t=-26.95,P<0.05);在时域指标SDNN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P<0.05);在频域指标极低频功率(VLF)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P<0.05);在LF/HF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P<0.01)。结果表明,心率变异性指标指标与大学生焦虑、抑郁状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出处
《校园心理》
2019年第3期177-179,共3页
Journal of Campus Life & Mental Health
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计划(2014IA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