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冠状动脉CTA在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瘤形成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CCTA)在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瘤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川崎病冠状动脉瘤形成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所有患儿均进行CCTA诊断,分析诊断结果、不同类型的冠状动脉瘤不同时间点的冠脉内径变化情况。结果:6例患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瘤形成共累及17支血管,单支血管受累1例,多支血管受累5例,累及左冠状动脉主干(LM)5例、左前降支(LAD)4例,左回旋支(LCX)3例、右冠状动脉(RCA)5例,其中形成小型动脉瘤8例,中型动脉瘤7例,巨大动脉瘤2例。2例同时合并血栓。同类型的冠状动脉瘤不同时间点的冠脉内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的冠状动脉瘤在3~6个月的冠脉内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的冠状动脉瘤在12个月内的冠脉内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TA能够清晰显示川崎病冠状动脉瘤形成的部位和特点,为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出处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1316-1317,共2页 Jilin Medical Journa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二级参考文献32

共引文献89

同被引文献54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1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