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动态的“画框”与历史的光影——以抗战初期卞之琳的“战地报告”为中心 被引量: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抗战初期,诗人卞之琳在延安参加“抗战文艺工作团”,深入晋东南前线访问,旅行途中及返归之后,先后写下《晋东南麦色青青》《第七七二团在太行山一带》等“战地报告”。相比于诗人同时期创作的“诗”与“小说”,这组文字介于报告、故事、“奇观”“小史”之间,在文体上十分开放、流动,其独特的形式活力和历史意涵,也值得重新挖掘。卞之琳抗战初期的旅程与文学,与其说像有论者指出的那样,凸显了现代主义政治想象力的危机,不如说恰恰松动了“文学”与“政治”的二元区隔,在流动的“画框”中,将“作客”的位置转化为一个能动的位置。
作者 姜涛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4-95,共22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27

  • 1[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2页.
  • 2钱理群.《对话与漫游--四十年代小说研读》,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 3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A]..《雕虫纪历》[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52页.
  • 4卞之琳.《话旧成独自:追念师陀》,《卞之琳文集》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65页.
  • 5卞之琳:《山山水水(小说片断)-卷头赘语》,《卞之琳文集》上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67、269、270、264、264、266、267、266、264-265、265、265、265-266页.
  • 6卞之琳:《读宗璞(野葫芦引)第一卷(南渡记)》,《卞之琳文集》中卷,第400、401页.
  • 7卞之琳:《忆“林场茅屋”答谢冯至》,《卞之琳文集》中卷,第103页.
  • 8卞之琳:《诗与小说:读冯至创作(伍子胥)》,《卞之琳文集》中卷,第356页.
  • 9卞之琳:《第七七二I孤在太行山一带·未刊行改名重版序》,《卞之琳文集》上卷,第393页.
  • 10陈世襄:《我国一位战时诗人》,转引自《卞之琳著译研究》,第65页.

共引文献16

同被引文献32

引证文献10

二级引证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