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贫困问题——从异化劳动理论到社会概念 被引量:1

On the Poverty Problem in Manuscript of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184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亚当·斯密以私有制为前提,通过分配理论论证了工人阶级贫困的原因。马克思通过对亚当·斯密分配理论的批判,认为工人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现代劳动本身,马克思称其为异化劳动。异化劳动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但是由于异化劳动本身固有的缺陷,导致马克思无法对第四个规定进行解释。基于此,马克思开始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对私有制下私有财产的交换进行考察,在手稿中呈现出以劳资关系为中心的社会和以私有财产交换为中心的社会,并通过对这两种社会的批判,在第三手稿中提出了自己的社会概念。 Smith takes private ownership as the premise and demonstrates the causes of working class poverty through distribution theory. Marx criticizes the distribution theory and believes that the root cause of workers’ poverty lies in modern labor itself,which Marx calls alienated labor. The emergence of alienated labor has its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but because of the inherent defects of alienated labor itself,Marx was unable to explain the fourth provision. Based on this,Marx began to investigate the exchange of private property under private ownership in James Miller ’s Abstract of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Therefore,in the manuscript,a society centered on labor relations and a society centered on the exchange of private property are presented. It is Marx’s criticism of the two that put forward his own social concept in the third manuscript.
作者 张欢 ZHANG Huan
出处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59-65,共7页 Journal of Hunan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关键词 贫困问题 异化劳动 社会 poverty alienated labor societ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17

  • 1韩立新.《巴黎手稿》的文献学研究及其意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59(1):114-123. 被引量:44
  •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 3.《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23、413、428、473、483、471、488页.
  •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46页.
  • 5[苏]伊·布拉斯拉夫斯基.《第二国际》,三联出版社,1965年版,第82页.
  • 6《资本沧》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32页.
  • 7《1999年美国的人权记录》,《经济日报》,2000年2月28日.
  • 8《国际金融报》,2000年8月6日.
  • 9《2001年美国人权记录》,《光明日报》,2002年3月12日.
  •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07.

共引文献40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