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煤沥青共混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利用3种方法对煤沥青进行改性。其中,与石油沥青的共混改性和物理掺杂改性属于交通领域较为常用的改性方式。此外,还尝试使用了化学方法对煤沥青进行了改性。采用软化点、针入度和延度三大指标对改性之后的煤沥青进行性能表征。
作者
孙田
机构地区
内蒙古路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9年第11期102-103,共2页
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 Economy
关键词
煤沥青
物理改性
化学改性
针入度
软化点
分类号
TQ536.4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韩梅,曹雅凤.
对煤气显热利用方式的选择[J]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0(3):17-19.
被引量:4
2
刘春法,杜勇,单长春.
宝钢煤焦油沥青的结构和性能浅析[J]
.上海化工,2008,33(1):14-16.
被引量:5
3
李好管,朱凌浩.
煤沥青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及应用[J]
.煤炭转化,2000,23(4):31-36.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丁振亭.
德士古气化炉的应用与改进[J]
.化工设计,1995,5(6):8-13.
被引量:6
2
唐平,冯传启.
煤焦沥青冷涂涂料的生产配方及工艺[J]
.湖北化工,1997,14(3):44-44.
被引量:4
3
刘小平,李泉明,杨雪梅.
无溶剂环氧煤焦沥青防腐涂料[J]
.涂料工业,1998,28(5):33-36.
被引量:12
4
罗益锋.
迈向世纪之交的世界高性能纤维[J]
.合成纤维工业,1998,21(2):1-4.
被引量:16
5
刘丹华,高克萱.
煤焦油沥青的深加工技术[J]
.煤炭转化,1998,21(4):34-36.
被引量:9
6
谢建明,王若琳.
用中温沥青研制电极浸渍沥青[J]
.燃料与化工,1998,29(1):29-31.
被引量:12
7
高晋生,张德祥,万晨.
煤焦油加工技术的发展和建议[J]
.煤化工,1999,27(1):3-6.
被引量:21
8
韩梅.
高硫煤的坑口洁净利用——兖矿集团高硫煤洁净利用示范基地简介[J]
.中国煤炭,1999,25(4):41-41.
被引量:2
9
贾荣勋.
环氧煤沥青的研制及应用[J]
.四川化工与腐蚀控制,1999,2(3):30-32.
被引量:4
10
吕春祥,凌立成,李秀娥,乔文明,刘朗.
高产碳沥青的制备和性能研究[J]
.煤炭转化,1999,22(4):79-83.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25
1
任绍梅,熊杰明.
煤沥青中原生QI性质分析[J]
.炭素技术,2008,27(1):13-15.
被引量:9
2
韩丽娜,张荣,毕继诚.
超临界水中煤焦油沥青轻质化的实验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2008,36(1):1-5.
被引量:12
3
任绍梅,熊杰明.
煤沥青中原生QI性质分析[J]
.燃料与化工,2008,39(2):31-34.
被引量:9
4
王红玉,王保成,许并社.
磁场作用下中间相炭微球的制备及形成机理[J]
.煤炭转化,2008,31(3):67-70.
被引量:7
5
常宏宏,陈荣荣,魏文珑,王志忠,王利珍,杨怀旺,姚润生.
粒度≤300目高温煤沥青粉的制备及稳定性[J]
.煤炭学报,2009,34(9):1254-1257.
被引量:5
6
王东.
煤沥青及煤焦油改质沥青综述[J]
.广州化工,2010,38(5):68-70.
被引量:7
7
韩丽娜,张荣,毕继诚.
焦油沥青在超临界水中的反应性研究[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0,41(5):633-636.
被引量:1
8
程辉,董自斌,李学字.
低温水相碱溶分解钾长石工艺的优化[J]
.化工矿物与加工,2011,40(10):7-8.
被引量:4
9
胡定强,王光辉,田永胜,曾丹林,邱江华,魏松波,常红兵,梁治学,刘向勇.
大型焦炉煤焦油QI含量偏高的原因分析[J]
.煤炭转化,2011,34(3):57-60.
被引量:9
10
王迪.
IGCC发电显热回收技术的简介[J]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2,28(2):68-7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6
1
薛皓,李航,韩旭辉.
煤焦油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展望[J]
.现代化工,2021,41(S01):105-109.
被引量:9
2
李洪峰,周子兵.
对沥青化学组分分析方法的研究[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4,27(8):17-18.
被引量:13
3
常宏宏,魏文珑,王志忠,杨怀旺,姚润生.
煤沥青的性质及应用[J]
.山西焦煤科技,2007(2):39-42.
被引量:22
4
原健安.
用DSC分析聚合物对改性沥青性质的影响[J]
.石油沥青,1997,11(2):23-26.
被引量:20
5
肖劲,王英,刘永东,赖延清,李劼.
煤沥青的改性研究进展[J]
.炭素技术,2010,29(2):31-37.
被引量:20
6
李欣,徐国财,甘颖,曹震.
浅析煤沥青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J]
.安徽化工,2012,38(3):5-7.
被引量:7
7
曹东伟,张海燕,薛永兵,赵普.
煤沥青与石油沥青混合调制道路沥青的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2012,40(6):680-684.
被引量:26
8
孙忠武,李晓林,王景宇,郑广宇,胡吉良,张立群.
煤沥青改性石油沥青相容性及分散性的研究[J]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2013,27(2):288-292.
被引量:6
9
杨哲,程国香.
聚合物改性沥青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J]
.石油沥青,2001,15(4):1-6.
被引量:7
10
吉永海,郭淑华,李锐.
SBS改性沥青的相容性和稳定性机理[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2,18(3):23-29.
被引量:109
引证文献
1
1
谭利鹏,申峻,王玉高,刘刚,徐青柏.
煤沥青和石油沥青共混改性的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23,42(7):3749-375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李瑞霞,李佳辉,蒋志甫,章亚东,乐金朝.
聚合物改性法脱除中温煤沥青中的苯并[a]芘效果分析[J]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24,45(5):119-127.
2
谢娟,贺文,赵勖丞,李帅辉,卢真真,丁哲宇.
分子动力学模拟在沥青体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24,43(8):4432-4449.
被引量:2
1
曹俊采,胡勇,陈守明.
多聚磷酸改性基质沥青温度对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研究[J]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9,48(3):49-53.
被引量:1
2
宁春燕.
SBS改性沥青砼再生设计与路用性能评价[J]
.居业,2019(5):1-1.
3
李荣荣,陈美曦,欧阳阅翰,柳蔚洲,阳范文,徐蒙蒙,卓志宁,幸灵化,章喜明,田秀梅,周苗.
HDPE/石英粉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J]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9,48(3):30-32.
4
魏海江,江力,张顺花.
耐高温相变蜡/聚丙烯共混物的制备及其性能[J]
.纺织学报,2019,40(6):8-13.
被引量:3
5
杨新宝,梁日辉,赵国樑,杨中开.
熔纺改性UHMWPE热降解流变行为研究[J]
.纺织导报,2019,0(6):76-76.
被引量:2
6
姚尧,刘红梅,王建军,米乐,李欢欢.
再生混凝土改性研究现状[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37(2):339-344.
被引量:17
7
郭翠翠,王振南,范大申,边哲.
催化裂化原料油四组分测定方法研究[J]
.山东化工,2019,48(9):141-142.
被引量:1
8
伦小羽,王辉.
瓶罐玻璃生产关键工艺性能测量方法与应用(续)[J]
.玻璃与搪瓷,2019,47(3):28-33.
被引量:2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9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