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作为交流框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自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立并推广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已经从一个陌生拗口的新词,变成了几乎家喻户晓的常用语。中国的情况尤其如此。这个新概念及其蕴含的核心理念的迅速普及,为它所指涉的相关对象及其实践主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与此同时,一个有益于相关学科的全面拓展,以及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之间深度交流的全新框架,也正在由此而形成。这个框架,一方面使得不同领域的工作者,如政府机构人士、学术研究者、非遗传承人等,都可以参与到同一个平台当中,针对同一类对象进行讨论、实践和协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专业或学科界限,以及阶层和职业的区分。从学术界的情况来看,非遗本身就涵盖了许多相关学科。这些学科的工作者,按照长期形成的传统,以往很难聚集在一起进行学术研讨,因为他们所关注的内容,涉及不同的文化形式及多种多样的类型、体裁,如口头传统、工艺、仪式等等,其所沿用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也各不相同。但随着非遗概念的出现,特别是随着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普及,这些相差较大的内容,又获得了一种特殊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就是《公约》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中所规定的"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特征。
作者 安德明 An Deming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民间文化论坛》 2019年第2期1-1,共1页 Folk Culture Forum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59

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