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翻译批评的名与实——李惟果评何炳松译《新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李惟果以鲁滨逊"嫡系"的身份来批判"学界泰斗"何炳松《新史学》译著。李惟果这篇批评更多的是针对何炳松的身份、地位,相应的质疑与提问也是围绕这方面展开的。李惟果抓住此番批评学界"领袖"译本的机会,还将矛头指向胡适。李氏认为一般人所译,一般译本是甚好的,但是出自何炳松之手又经胡适校阅的译本要更加"完备"。李惟果借批评《新史学》译著之名,实质是批评、挑战学界"泰斗"。
作者
杨言
机构地区
南开大学
出处
《新经济》
2019年第6期41-45,共5页
New Economy
关键词
何炳松
李惟果
《新史学》
翻译批评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李孝迁.
美国鲁滨逊新史学派在中国的回响(下)[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6(1):74-83.
被引量:7
2
刘云虹.
翻译的挑战与批评的责任——中国文学对外译介语境下的翻译批评[J]
.中国外语,2014,11(5):88-95.
被引量:26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胡逢祥.
“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坛与西方现代史学[J]
.学术月刊,1996,28(12):68-77.
被引量:12
2
许钧.
翻译的危机与批评的缺席[J]
.中国图书评论,2005,28(9):12-15.
被引量:26
3
李建军.直议莫言与诺奖[N].文学报,2013-01-10.
4
刘莎莎.莫言获奖折射我国文学翻译暗淡现状[N].济南日报,2012-10-24.
5
沈晨.莫言指出翻译的重要性:"得诺奖离不开翻译"[N].中国新闻网,2012-12-08.http://www.ehi.nanews.com/culf2012/12-08/4392592.shtml.
6
谢天振.从译介学视角看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11-04.
7
介绍与批评[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26(02).
8
蒋廷黼.现今史家的制度改革观[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25(02).
9
谢天振.中国文化走出去不是简单的翻译问题[N].社会科学报,2013-12-05.
10
Oustinoff, Micha61. La traduction [M].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2003.
共引文献
31
1
李孝迁.
中文世界中的兰克形象[J]
.东南学术,2006(3):150-159.
被引量:4
2
陈峰.
趋新反入旧:傅斯年、史语所与西方史学潮流[J]
.文史哲,2008(3):24-42.
被引量:18
3
胡永近.
中国当代文学海外译介现状与对策研究:操控理论视角[J]
.科技与出版,2018(12):193-196.
4
廖七一.
范式的演进与翻译的界定[J]
.中国翻译,2015,36(3):16-17.
被引量:15
5
王启伟,高玉兰.
从《红高粱》的翻译出版看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策略[J]
.出版发行研究,2016(1):60-62.
被引量:3
6
许钧.
论翻译批评的介入性与导向性——兼评《翻译批评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48(3):432-441.
被引量:29
7
刘超.
西学东渐与新史学“三变”——兼论新史学的国际流变及中国学人的民族主体性诉求[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1(5):14-34.
被引量:2
8
戎超.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文学作品的翻译原则与策略[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6):77-79.
被引量:3
9
胡陈尧.
新时期翻译批评的理论建设——《翻译批评研究》评析[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7(1):92-97.
被引量:2
10
刘欣路,许婷.
民心相通需要“小语种”的支撑[J]
.对外传播,2017(4):10-12.
被引量:6
1
田人隆.
前瞻、开放、尝试——台湾《新史学》创刊[J]
.中国史研究动态,1990(7):19-20.
2
韦庆远.
喜读《新史学》[J]
.中国史研究动态,1993(2):30-32.
3
贾晓明.
我军三次歼灭国民党军第三师[J]
.党员文摘,2019,0(5):35-35.
4
杨权喜.
夔国文化及早期楚民族文化的再讨论[J]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0(1):504-514.
被引量:1
新经济
201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